点击查看原图胎教音乐会到底有多神奇?
一位家住济宁市任城区的音乐老师张女士说道:通常说音乐胎教适宜从怀孕16周开始,所以我们的佳佳从胎宝宝四个月起就开始接受音乐胎教,每天早午晚各进行一次。随着胎龄的增加,从每次五六分钟一直增加到后来的每次20分钟。每次都重复听同一首曲子,持续5-7天再换一首,然后在出生前一个月就再改听佳佳最喜欢的那首……《勃拉姆斯摇篮曲》,一直听到佳佳出生。
佳佳出生后,音乐胎教就开始显现出它的神奇效果了。我们的最早体会就是佳佳刚出生还在医院的时候,每每遇到佳佳哭闹不止,我们就用复读机小声地播放她最喜欢的《摇篮曲》,她很快就可以安静下来。除了用《摇篮曲》让佳佳入睡之外,我们佳佳还有专门的游戏音乐,吃奶音乐,游泳音乐等,做不同的事情就听不同的音乐,都形成习惯了。后来,虽然佳佳没有去学唱歌跳舞或者弹琴,不过她的乐感是挺好的。
近两年,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发达城市的胎教音乐会举办的风风火火。当然,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礼仪之邦的济宁也要力捧“胎教音乐会”,1月11日,本报联合国际孕产妇健康理事会、济宁丽人妇产医院首次在济宁举办针对广大孕妈咪的胎教活动,以至于济宁孕妈妈们禁不住感慨:怀孕的日子再慵懒,也得抽空去听这场难得的“胎教音乐会”,否则真感觉对不起腹中的“马宝宝”。
专家解读
小编为此特别电话咨询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刘霖教授,在他看来,胎教音乐会的兴起离不开莫扎特效应的传说: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罗彻找了36位大学生做实验,让他们在做一些空间推理题之前听10分钟莫扎特的《D小调奏鸣曲》,其他的人保持安静。结果,在将一张纸叠几次剪开会是什么形状的推测实验中,听了莫扎特音乐的人有明显进步。“莫扎特效应”的持续发酵,迅速扩张到全球,并催生了音乐胎教这一产业。“人类对外界的认知主要是靠感官,如鼻-嗅觉,眼-视觉,耳-听觉,舌-味觉,肢体-触觉,但是在胎儿期间,胎儿对外界的认知只能靠听力,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生长发育特性,对胎儿进行各式各样的音乐胎教及父母与胎儿的交流、对话、朗诵、唱歌等等。”济宁丽人妇产医院妇产科主任马云女士分析指出,由于胎教音乐是由振动构成,可以给早期发育的胎儿带来刺激和满足感。其实胎儿的记忆是惊人的,通过对胎儿不断地传输优良的音乐,可以让小孩子的脑神经元增多,树突稠密,突触数目增加,轴突、树突、突触互相连接,甚至使原本无关的脑神经元相互连通,形成一个更加稠密的智力网络。
在家听胎教音乐和参加胎教音乐会,到底有什么区别?在刘霖教授看来,现场胎教音乐会,其胎教曲目大多经过谨慎筛选,科学编排,并由专业乐团现场演奏。未经加工的音乐声,能更好地保护准妈妈耳朵,并带给胎宝宝更加均衡有力的胎教体验,是最安全有效的胎教方式之一。“不少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胎教音乐会现场胎宝宝似乎变得尤其活跃,自身情绪也在这个氛围中渐趋平静祥和。”刘霖教授指出,和众多准爸妈一起感受音乐胎教的氛围,更能坚定爸爸妈妈继续胎教的信念,这种情感的共振和乐器的共振,不仅可以提高音乐的感染力,而且能够加深音乐胎教的印象感。
本报记者何敬霞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1月3日,2014年“博爱在济宁、温暖送万家”春节送温暖活动正式启动,济宁市红十字会将陆续向全市人民发放1800个“爱心温暖箱”,同时向38名大病患者...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