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让“残运会”教会我们如何尊重他人

来源:济南日报 2014-04-15 03:36   https://www.yybnet.net/

■扈宏毅

10月份,省第九届残运会将正式开幕,而6月就会有部分赛事提前开始,届时,全省范围内的残障运动员将齐聚济宁城区,而为他们提供畅通无阻的比赛和生活,是摆在我们的赛事承办方、城市管理者乃至全市人民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12日,记者与残疾人朋友来到省残运会体育场馆以及城区各大公园,体验无障碍设施建设,发现虽然大部分地方都配备了无障碍设施,但是不少细节仍需完善,残疾人在一些无障碍通道前吃了“闭门羹”;个别市民甚至对残疾人出行表示不理解。(详见本报4月14日A5版)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的情况是,当前我们城区在残疾人服务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设施总体数量缺乏,不能满足残疾人朋友的现实需求,二是在原本有限的公共服务设施中,真正能利用和管理到位的少之又少,多数充当了摆设。有人说,这是规划设计的问题,也有人说是管理理念和能力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仍是思想观念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设计者甚至整个社会都没有真正意识到尊重残疾人的真正含义,长期以来,“关爱”和“尊重”,更多情况下只是作为一个信手拈来的词汇,偶尔温暖一下我们的嘴巴,却很少落实在行动上。

省运会、省残运会的举办对济宁来说是一件大事,惭愧地说,我们原本不应等到这件“大事”的来临才意识到服务好残疾人的重要性,因为残疾朋友本来就是市民的一部分,他们生活在这座城市里,并不会因为残运会的举办才走进公共场所,他们理应和其他人一样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而我们的媒体也从来没有忽视过为这个群体的正当权益呐喊,我们一次次为盲道的被侵占、公共厕所内残疾人专用位的被上锁而发声,遗憾的是一直收效甚微。为什么呢?我想不是因为管理水平和资金的问题,还是因为我们从主观上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尊重,认为他们是“极少数”所以不重要,甚至认为他们“不应该出门”,“这些公共设施本来就不是为他们准备的”。要知道,一座城市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才能真正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温度和人情味,要建设一个文明的社会,就必须要学会尊重弱者。对于任何一场运动会来说,其最终意义,从来都不是产生了多少块金牌,创造了多少好成绩,而是让场内的运动员和场外的观众都能体会到体育带给人类的激情与挑战,是一种对生活和幸福的体验。残运会亦是如此,我想,作为残疾人运动员,除了要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最重要的是,要能在运动和比赛中恢复对生活的激情,对幸福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恰恰来自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和健康人一样的权利,这种权利不是照顾和怜悯,而是起码的尊重。

一届省残运会的圆满举办,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残疾人服务事业上的马到成功,而恰恰只能是一个开端。希望残运会的经历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如何尊重和关爱弱势群体,让城市文明更进一步。

新闻推荐

还有三天,等你来放鱼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山进摄影记者刘传伏通讯员刘洋昨日,随着一尾尾小鱼从市民水桶里跃入水中,以“天...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残运会”教会我们如何尊重他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