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底,济宁艺术团为济宁人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原创演出,那就是反响热烈的大型民俗风情剧《我家就在岸上住》,这是该剧创作后的首轮演出。记者昨日了解到,在今年4月底,该剧原班人马将为济宁市民带来第二轮升级版的精彩表演。
创作人员:为了演出更出彩,我们做了精细打磨
“继上一次成功演出后,我们做了问卷调查,开了创作研讨会,决定在上一次演出的基础上,对这部剧再加工,做一些精简,提炼和精细打磨。”记者了解到,《我家就在岸上住》是济宁演艺集团改制后的首部原创舞台剧,它讲述了大运河开挖以来济宁的城市风貌和发展变迁,以运河为背景,以两岸人民的生活为主线,将运河精神的传承做了一次时空对话。由于首轮演出反响热烈,该剧将被打造成济宁艺术团的精品剧目,是“一团一台戏”规划中的精品工程。
此次第二轮演出将在五一前后连续进行六场,并邀请了省文化厅有关领导以及运河沿岸城市院线的相关负责人前来观看,为将来在运河沿岸各地院线的巡演做准备。
济宁艺术团团长赵建刚告诉记者,由于该剧整体效果精彩并无硬伤,此次修改只是在很少一部分细节上做了精炼和调整,“杂技方面,在原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更高的动作,例如《码头》章节中‘小土山\’那场戏,为了突显其热闹的场景,我们把原本玩杂耍抛球的动作改成了传统的民间杂技顶缸,另外还增加了阿拉伯蛇女,就是为了提升细节的品质,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我们还注意到上次的互动环节反响很热烈,许多观众意犹未尽,所以这一次准备做的更深入一些。”据赵建刚介绍,该剧还在时间上有所缩减,目的是让剧目的节奏能够更加紧凑。“对一些并不是很出彩的段落做了删减,比如有一个娃娃戏水的桥段,感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次就做了调整。”
打造城市名片积极响应“艺术家进校门”
赵建刚告诉记者,为了响应省里“艺术家进校门”的活动,鼓励学生走进剧院来看戏,让现在的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了解京杭运河的历史,提升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次济宁艺术团把票送进校园,并在五一期间进行市场推广的尝试,每场剧目都推出了惠民票,供不同的市民选择观看。“这部戏本身就老少皆宜,适合各个年龄层的观众观看。它提供了一个济宁人了解济宁的平台,外地人了解济宁的窗口。我们起初打造这部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济宁人‘重温老济宁的回忆\’。”
本月底将进行第二轮演出,演员们正加紧排练
“我们从3月27日就已经开始排练了,分别在声远舞台和艺术团总部排练杂技和舞蹈两个部分,24日起就要进剧场合排了。由于时间紧迫,现在上午、下午、晚上都要排练。”记者了解到,为了日后外出巡演演出方便,此次演出人员从原来的80多人精简到了60人左右。主演刘鹏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正在加紧排练,由于演员的调动,队形较之前有了一些变化,舞蹈也做了少部分调整,“现在我们正在反复练习舞蹈,抓细节,抠动作,主要着重点就是演员们对节奏的把握,以及演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该剧4月28日起在济宁声远舞台正式开启第二轮演出,届时,热爱济宁文化的市民可以去剧场中感受一下时光荏苒中老济宁的岁月变迁。
专业化妆师在教演员化舞台装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建行龙卡信用卡购车分期付款业务指持卡人同意支付首付款的情况下,用其龙卡信用卡向中国建设银行申请专项购车额度,在该行指定经销商购买家用汽车...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