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山进摄影记者刘传伏通讯员张长庆
春风徐,樱花开。昨日,在济宁卫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毕业生们面带笑容,满怀着无比期待和激动的心情把一份份个人简历投到招聘单位咨询台。在这人生舞台的转折点,学生们的面部表情略显紧张和严肃。“三年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虽然心里充满了期待,但是多少也有些紧张。”现场参加招聘会的一位同学说。
从整个招聘会现场和报名情况来看,今年的毕业生对于民营医疗机构招聘医护人员投送简历的热情不高;对于政府部门主管的医院招聘,却是趋之若鹜、争先恐后。此次招聘会上,来自市县区30多家医疗机构参加双选会,招聘岗位覆盖护理、口腔、医药等多个专业,现场500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男护士“亮瞎”招聘方的眼
在招聘会上,有一个身高一米八多、阳光帅气的毕业生格外引人注目。他叫王晓光,是一名应届毕业生。这批准男护士一出现,就引起了各招聘单位的极大兴趣。现在的男护理由昔日的“葱花”变成了今天的香饽饽,成为各医疗机构招聘的新宠。鲁抗医院的招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男护理鉴于自身的身体条件,在特护等护理上,相比女护理更具优势。而且,他们同样具有女护理认真和细致的工作特点。很多医院都争相招聘男护理。
王晓光告诉记者,他喜欢护理这个专业。在他们班,男生学护理的不多,但是他毅然选择了护理这个专业。他认为男生学护理更适应新时代的医院医护发展理念。他说:“北京朝阳医院的男护士杨磊就是我师哥,他是我心中的榜样。
内地医院设施条件吸引藏族生源
在招聘会现场,出现了一些古铜肤色的藏族女毕业生,她们带着高原少女特有的羞涩和拘禁,三五成群地把简历投给招聘工作人员,并不时向对方进行咨询和交流。
一位名叫白淡的藏族女孩在伙伴的陪同下,仔细查看和询问各医疗机构的招聘工作人员,关于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和学习晋升渠道等。她们纷纷表示,被内地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医技水平所折服,如果工作合适,可以考虑留下来工作。白淡告诉记者,在内地就业也不失为一种选择,通过内地的医疗资源和医技水平,快速地提高和完善自己。“今后,再把学到先进的医护技术和前卫的护理理念带到家乡去,给家乡人们带去福音。”
民营医疗机构招聘门前冷落车马稀
民营医疗机构在现代医疗发展的今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发展潜力和空间是不可限量的,但前景虽好,民营医疗机构却不被现场参加应聘的毕业生看好。他们仍然对政府主管之下的医疗机构趋之如鹜,投简历、现场咨询,把招聘工作人员围得水泄不通。在一些民营医院和医疗机构招聘摊位前,却少人问津。
毕业生小王说:“虽然民营医疗机构的待遇比公立医院好,但是感觉还是不够规范,学习的机会也不多,没有公立医院成长快。”
现场参与招聘的某民营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民营医院发展前景好、待遇高,毕业生进入医院很快就会成为护理骨干和重点培养力量,更有利于她们今后的成长。民营医疗机构不受毕业生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就业观念作祟。”
济宁卫校党委书记、校长魏明凯告诉记者,学校通过举办就业双选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一个桥梁,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就业平台。让毕业生不出校门就能实现就业。
相关链接
传统观念阻碍男护士前进的脚步
在护理工作中,男护士常常会因性别而遭遇种种尴尬。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偏见的影响,男护士在工作中慢慢会觉得寡郁而不得志,认为混在女性世界里是没有前途的……这些世俗的看法让护理专业难招男生。所以,要改变现状,不仅要提高男护士的地位,还要转变观念,给男护士更多的关怀,让大众认识、了解护士这一职业,要让人们有一种普识。许多人脑子里根深蒂固地认为,护士就是女性做比较合适,其实医院里有很多细致的分工,像手术室、骨科、泌尿科、外科等科室,都很需要男护士。
总之,消除传统偏见是男护士大量出现的前提。相信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男性护士将会越来越多。
招聘会上,满场尽是“女护士”,“男护士”仍属于稀缺资源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张昭晖昨天,第23届省运会济宁市承办的首个预赛项目———男子拳击在全民健身广场体育馆鸣锣开战。预赛首日,共进行了男子乙组6...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