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福利院的小朋友,儿童节的礼物我们送给你们”
■本报记者赵豫
“叔叔,要不要报纸,我要把钱捐给福利院的小朋友。”24日上午,运河城广场上多出的几十个统一着装的可爱“小报童”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虽然天空阴沉,不时飘下雨滴,但孩子们用双手托起的“温暖”着实让人感动。
潘一诺小朋友今年五岁半,是吉的堡幼儿园的学生,小姑娘手里拿着几份《济宁晚报》奔走在广场上,遇到行人便将手中的报纸递到他们眼前。当记者问起为什么要卖报纸时,小姑娘停下脚步,一脸严肃地对记者说:“快到六一儿童节了,我要用卖报纸的钱给福利院的小朋友买礼物。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爸爸妈妈给他们买礼物。”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一诺去老师那里拿了三次报纸,卖出去二十份,还帮其他小朋友卖掉了两份。小姑娘笑嘻嘻地告诉记者,她卖得越多就可以给福利院的小朋友买更多的礼物。说起自己想要的儿童节礼物,小家伙却说还没考虑。
一诺奶奶向记者透漏,学校决定“义卖”报纸后孩子十分激动,前一天晚上八点就早早去睡觉了。虽然是周末,第二天早上七点就起了床,因为一直在下雨,孩子有些失落,怕活动会因为天气而取消。与一诺一样,其他小朋友也都在竭尽全力地在街头卖报纸。刚开始时,大家还都有些不好意思,但没多久就变得“专业”起来。“也有不少人拒绝,有些连头都不回,其实买不买无所谓,但是对待福利院孩子的这种爱心和真挚,很让人感动。我一直在旁边鼓励,孩子在卖报纸的过程中学会和陌生人交谈,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这样的实践活动家长们都很支持。”
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有些热心人听到孩子的描述后毫不犹豫地买下了报纸,有些即使不买也会鼓励地摸一下孩子的头,说声“谢谢”。但也的确有人完全无视孩子的存在,头也不回的走掉。对于卖报中遇到的“挫折”,有些小朋友开始偷偷抹泪,有些则露出了不开心的表情,也有一些小朋友抬起头继续坚持。
吉的堡幼儿园的闫园长告诉记者,幼儿园的此次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卖报而卖报,而是让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不仅要锻炼孩子的能力,更是在传达一种精神。“这次活动,是和小朋友讨论后作出的决定。六一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告诉孩子们,有一些小朋友,由于他们的父母没法为他们礼物,我们要为他们满足这份心愿。小朋友们听后,对于此次活动都很期待。”闫园长介绍,活动结束后,他们会将卖报所得统一收上去,买些玩具、学习用品等礼物为济宁福利院的小朋友送去。
小朋友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卖报纸
新闻推荐
■通讯员文正一杯香甜的安利蛋白粉营养果汁让群众乐开了怀,一次次幸运大抽奖、一个个趣味小游戏更是将活动推向一个个高潮。5月27、28日,安利公司大型户外产品展示活...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