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市兖州区一网友因在贴吧骂“兖州交警孬种”,被行政拘留5日。据@兖州公安5月13日上午微博:5月4日,曹某某(男,21岁,兖州区颜店镇某村)因违法停车被贴罚单,后曹某某为泄私愤,在兖州贴吧匿名发帖骂人,曹某某的违法行为很快被网警识别并捕捉。此微博一出,网友哗然,纷纷质疑“骂人都要被拘留?”该微博当天下午即被删除,但兖州警方尚未对此处罚做出回应。
(据5月13日财经网)
网民的一句牢骚,换来五日拘留。这样的“典型”让不少网友感到不可理解。于是乎,成千上万条“兖州交警真孬种”被网友在各大微博、BBS和新闻跟帖里疯狂转发。如果兖州公安沿用同样的执法尺度,兖州还真没那么多羁押场所供这些“违法者”使用的!这样以案析法,与其说是公安机关在向民众普法,还不如说网民用鼠标替兖州公安好好上了一堂法制教育课。
一句不文明的气话伤害了谁?犯的又是哪部法的哪个条款?这是网民最大的疑问。兖州公安并没有在这两个问题上为网民解疑释惑,而只是来了个“警方提请”,称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要认为在网上匿名随便说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触犯了法律,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也有警方人士列出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其中一款,“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但这一条款表述得很清楚,必须是“公然侮辱他人”。这里的“他人”,依法理解释,是指自然人,而非某个单位或某个群体。刑法中的“侮辱罪”,也同样有此限定。在此前发生在湖南的“典型案例”中,曾有网民因在网上公开侮辱某位执法交警,而被拘留10日。注意其中的细节,也是公开点名道姓辱骂某位交警,而不是像兖州个案一样,笼统地称“兖州交警真孬种”。对于这种指向的并非是某个具体的执法者,虽然言语不当,也可运用警告或训诫妥善处理此事。拘留5日,显属执法过当。
警察被称为“看得见的政府”,与民众关系最密切。警方执法,不管是不是作为典型案例公开宣传,都应该精准把握尺度,严格依法办案。兖州公安意欲以个案的“法制宣扬”警告网民,在网络舆论场上反受网民二次“侮辱”,实是咎由自取。此例足以为全国执法部门为戒。
被诸多网友批评之后,兖州公安随即删除那条本用作教育的微博,但又未做任何解释说明。这不仅对执法对象不公,也让公众感到困惑。如此执法和教育,不是在普法,而是在伤害法治尊严。
新闻推荐
23届省运会日照赛区承办帆船、帆板决赛 帆船、帆板、赛艇、皮划艇、自行车为重点夺金项目
本报讯(记者 裴颖)5月28日,记者从第23届省运会日照赛区筹委会全体会议上得知,7月12日至15日,第23届山东省运动会帆船、帆板决赛将在日照世帆赛基地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省7个地市代表队的约190名选...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