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作为一位母亲,她很自然地关注到了留守儿童,她希望通过微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本报记者李胜男/文王仰浩/图
摇晃的长镜头,一位老人不顾一切纵身跳下了池塘,“孩子啊,我的孩子啊,让我咋跟你的爸妈交待啊!”……这是咱济宁首部获全国大奖的微电影———《乡村娃的梦》的开场。
镜头里,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牵动着每一位观众的神经;镜头外,导演王梦旸和她的团队试图让人们看到了现实中留守儿童的安全、亲情、教育等问题。日前,该片已获得由中宣部文艺局、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部门联合举办的“我们的中国梦———讲述中国故事”视频类三等奖。“能获得这样的荣誉,我们也感到非常的意外和惊喜。想想过往的几个月,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10日,在济宁市艺术创作研究所,该剧主编、导演王梦旸感慨地说道。
作为母亲,她很自然地关注到了留守儿童
记者在与王梦旸导演的交谈中发现,她是一位性情中人,每次提到孩子,眼中总会饱含温柔。“作为一位母亲,我很自然地关注到留守儿童的问题,他们的条件艰苦,父母不在身边,平时要面对太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王梦旸告诉记者,现在中国有6000多万名留守儿童,她真心希望这些乡村孩子能跟城里孩子一样接受到好的教育。“我们一直关心留守儿童的安全和教育问题,所以想通过微电影的形式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既能宣传济宁市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推进方面取得的成绩,又能让农村更多的留守儿童通过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个平台实现他们的梦想。”
作为导演,她反复打磨挖掘故事
有了这样的念头之后,王梦旸和她的团队便开始下乡采风收集故事,“我们走访了曲阜、嘉祥、邹城、鱼台等地方,最终找到了微电影的人物原型孔天宇———曲阜某小学的一个爱捏泥巴的小男孩,有点自闭,但爱好泥塑,我们就把这个人物提炼再加工了。”
剧本写出来之后,剧组又反复推敲斟酌了不下20遍,“直到拍摄时,还在边拍边改,这句台词怎么说才够直白又不至于缺少艺术性,怎么才能表现他们的生活现状、孩子的孤僻,这些都是我们反复打磨的东西,直至最后一个镜头的拍摄结束,我们都没有放弃对剧本的打磨。”王梦旸回忆道,“剧中人物不多,但是每一个人物的个性都非常饱满,每一句台词都要具有代表性,比如天宇爷爷对于天宇做泥人时的不理解,说了这样一句台词‘我跟泥巴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还不是没有出息\’,这就反映出很多老年人的思想守旧古板,觉得只有读书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从而忽略了孩子的素质教育。”
作为参与者,很多次她与同事们都在“放弃”的边缘
王梦旸导演在回忆起拍摄过程时感慨万千:“真是太难了,太多的困难需要克服,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由于没有经验,又是第一次着手拍摄微电影,资金、设备、技术,都成了拍摄上的大难题,“我们一开始没有设备,就租了两台摄像机,其中一台还时好时坏,机器设备总是跟不上,有几次真的想放弃了……”
尽管拍摄的过程很辛苦,但是其中又不乏许多很有意思的事情。由于演员大多在当地挑选,又有很多孩子的戏,选角就成了开拍前的重要工作之一,“演员是经过海选的,考题很简单,就是打架。因为戏里就有一场打架戏,我们要选一个打架‘厉害\’的孩子。当时的场面真是很欢乐,孩子们很少有这样的经历,都争先恐后地想有更多表现的机会,我都被他们充满渴望的眼神打动了。”王梦旸讲到这里时,不由得笑了起来。原来,主角孔天宇当时有很多面目清秀的孩子作为候选人,最终却为打架不及我们的孙昂(剧中孔天宇扮演者)小朋友被无情地淘汰了。
作为讲述者,她希望将更多留守儿童的故事讲述给观众
王梦旸告诉记者,起初只是觉的这个题材好,组织了几个人来拍摄。“没想到1月9日通知让参加如此高规格的比赛,而且20日就截止报送了。由于还要补拍好多的镜头,当时季节、服装、人物都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所以压力特别大。”
从报名“我们的中国梦———讲述中国故事”那天起,王梦旸就再也没有睡过整夜的觉,吃过一顿完整的饭。但是最终,王梦旸和她的团队还是依靠智慧和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拍摄。
王梦旸在北京参加“我们的中国梦———讲述中国故事”颁奖晚会时,遇到了很多电影届专业人士。“有人告诉我,你这个题材这么好,要是拍摄机器、团队演员能再专业些,拿一等奖是没有问题的。”说到这里,王梦旸导演有太多遗憾,“我现在已经在构思重新拍摄了,准备将它拍成一部大电影,我们的题材非常好,由于篇幅限制,很多唯美的镜头都没有来得及表现,这一次我想加入更多的元素,比如村官,大学生支教等题材,让影片显得更充实饱满。虽然还在策划中,我现在已经像走火入魔一样了,看谁都像是在选角色。”她笑着说。
王梦旸艺术院校毕业,在艺术创作研究所任主任已有一年多,除带领她的团队获得这个大奖之外,还获得了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舞蹈家协会举办的第八届青少年舞蹈比赛优秀组织奖,在17地市名列前茅。最近又传来喜讯,在省文化厅、省文联举办的第九届青少年舞蹈大赛中,幼儿组已获得多个一等奖,面对成绩,王梦旸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资料图
新闻推荐
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二年级一班刘一鸣同学们,你们见过升国旗,但肯定没见过升水杯吧!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和同桌王乃玉写完作业,跑到教学楼前面的旗杆下面玩。我们没...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