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智能化生产车间、在博览馆里了解纸文化、听安监局的伯伯讲安全知识,6月7日,济宁市小记者安全生产企业行活动走进全国造纸龙头企业———太阳纸业,在这里,孩子们不仅了解了造纸的工艺流程,也学习到很多安全常识,活动结束后,不少孩子表示受益匪浅。
参观造纸车间了解纸是怎么造出来的
上午9点30分,满载着30名小记者的客车驶入太阳纸业厂区。一下车,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一幅绿树成荫、草坪造型各异的景象,整个厂区宛如一个大大的绿地公园。
在企业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小记者们分乘4辆观光车,来到参观的第一站———造纸车间。进入车间前,几位身穿工作服的叔叔阿姨给孩子们发放耳塞,告诉他们车间内噪音比较大,必须要带好耳塞。看着像一节小指大小的黄色耳塞,孩子们有些不知所措。“耳塞有弹性,我们可以用手把它捏成细条,然后慢慢放进耳朵,过一会它又膨胀起来,就把耳朵塞住了。”一位叔叔说。
在叔叔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很快塞好耳塞,开始走进车间。车间内各种机器设备正在高速运转,虽然有耳塞的保护,孩子们还是能感觉到机器的隆隆声。而在车间的另一侧,是一间间的控制室,工作人员正坐在电脑旁观察着机器的工作状态。“这里的设备都是自动化的,工人们只需要坐在电脑旁就可以控制它们的运转,既安全又高效。”一位叔叔对小记者们说,在这个车间内,纸浆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等工序,就变成了我们平时见到的纸。
博览馆里了解千年造纸文化
走出造纸车间,小记者们再次登上观光车,驶过一段长长的厂区道路,来到了太阳纸文化博览馆。走进展厅,小记者们就被里面栩栩如生的雕像和充满高科技的声光效果所吸引,大家紧紧跟随在工作人员的后面,仔细聆听工作人员讲述中国几千年的造纸文化和太阳纸业的企业发展历程。在古代造纸展区,孩子们纷纷拿出数码相机,对着那些精美的人物雕像拍个不停,有的孩子则把古代造纸工艺的文字介绍拍下来,准备回去后再好好研究。而在纸张应用区,精美的纸制工艺品则吸引了女孩子们的眼球,洁白的纸制婚纱、晚礼服均被她们“收录”到相机内。“真没想到纸有那么多的用途,以前只会用纸折飞机、叠千纸鹤,根本不知道纸还可以用来做衣服,而且那么漂亮,真是太震撼了。”小记者宋晨唱对记者说。
安全知识抢答让主持人吃惊
上午10点40分,小记者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太阳纸文化博览馆,来到一个大大的会议室,这里正有一堂安全知识课等着他们呢。来自市安监局的徐伯伯向大家发放了《安全手册》,他希望小记者们在生活中多学习和掌握安全常识,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快乐、平安中健康成长。同时,徐伯伯还希望每一位小记者都能成为安全宣传员,把自己学到的安全知识传播给身边的家人、同学、朋友,让更多的人懂得安全的重要性。“老师我知道,今年6月是全国第13个安全生产月。”“主题是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在接下来的安全知识问答中,小记者们胸有成竹,高高举起手,大声回答。孩子们的准确作答让主持老师非常吃惊:“真没想到孩子们对安全生产的知识了解的这么多!”
回程的路上,小记者们告诉记者,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他们了解到很多有关纸的文化和车间工人们的辛苦,对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表示以后会加倍注意安全,让自己的生活“安全”无忧。
叔叔帮助塞耳塞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图片新闻为使福彩信息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使广大市民对福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理念有更深层次理解,市福彩中心借助本单位自办...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