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于聋哑儿童的那份纯真和善良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万德龙昨日上午,山东政法学院礼仪之“帮”大学生社会实践队的10名法学院高材生来到
济宁市儿童康复中心,与聋哑儿童一起拼图、捏橡皮、丢手绢,进行文艺表演……当常人眼中的“90后娇宝宝”们与聋哑儿童碰撞出火花的时候,记者看到的是孩子们脸上的欢笑和大学生们转过身去因感动而流出的泪水。“我们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形式各异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的就是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今年,当学生们得知要来济宁的时候,报名人数达到了数百人,我们从中甄选了10人拔尖人才。”政治辅导员李歆告诉记者,这次的济宁之行为期一周,10日,他们去了邹城孟庙以及省运会场馆,亲身感受了济宁的儒家文化。除了昨日的康复中心活动之外,他们还参与到省运会义工的队伍中,亲身感受到济宁人对省运会的热情。同学们准备了调查问卷,在收集受访市民回答后,回校再做实践总结。
1993年出生的刘梦笛是法学院2012级23班的一名学生,她兴奋地说:“身为一名济宁人我很骄傲,在这次活动中,来自其他地方的同学无不被咱济宁人的热情感染。”来自聊城的庞书斌说:“身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今天与聋哑儿童的交流让我备受感动,不仅发现他们非常聪明,更重要的是还有一颗善良的心。正所谓,上帝为他们关上了一扇窗,却又打开了另一扇窗。”
新闻推荐
晒晒我的“科旅”游记
“探秘中科院”首批小营员带你玩转科学夏令营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刘欣7月10日,首批“探秘中科院”科技体验夏令营的小营员们安全返回济...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