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彭姝通讯员孟昭乾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鼓励同学们勇攀科学高峰, 6月23日下午,济宁市第十三中学举办了第二届科技节展演活动,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科组分别展示研究成果,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和有趣的科学实验让人惊叹不已。
据了解,本次科技节从4月5日开始至6月23日结束,历时7周。23日下午,科技节展演活动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宽敞的礼堂内座无虚席。本次展演活动分为小小实验家、小小发明家、小小科学家三个板块,老师们首先通过视频课件展示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随后学生们分学科一一进行了展示。会跳舞的机器人、自制收音机、模拟火箭发射装置……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实验和小发明让现场时不时传来阵阵呼声。“我的自制收音机的材料是从网上购买的,它和我们平时用的收音机一样,可以换频道并调整声音的清晰度……”在这位同学的演示下,收音机里清晰地传来了广播频率播放的音乐,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了掌。化学组几位同学的装置令人更加惊奇,他们利用平时学过的化学知识,通过化学原料之间的相互反应制造了模拟火箭发射装置,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赞赏。在展演结束后,高峰松校长为所有获得奖项的学生和班级颁奖,表达对孩子们的赞扬和期许。
初三·十三班的化学课代表隋松岩说:“我的妈妈在医院工作,从小我就耳濡目染对瓶瓶罐罐和药物实验特别感兴趣,这可能是我对化学产生兴趣的原因吧!”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们展示出这么多的优秀成果,化学组的阴晓彤老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举办科技节的初衷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会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延伸并创新,虽然这只是我校第二次举办科技节,但是已经颇具成果,前不久的2014年山东省实验创新大赛中,我校化学组得到了一等奖!”
卜燕青校长表示,以往的教学理念是重学习,而现在是重实践。科技节是让同学们自己寻找钥匙去开启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科学之门,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在实验中学会了分析和动手,在团队合作中掌握把科学与生活结合运用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发现、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将科学精神根植于十三中校园。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讯4日、5日、6日,上千款翡翠手镯,挂件,手把件,将齐聚报社一楼大厅,不止量多,质也高,都是假一赔十的A货,有权威部门的珠宝...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