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刘兰芳:传承就是一种坚持

来源:济南日报 2014-08-13 02:10   https://www.yybnet.net/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实习记者李胜男

她的嗓音浑厚深沉,声线铿锵有力,口中若有万马千军随她调度;1979年她的长篇评书《岳飞传》在全国100多家电台播出,家喻户晓、轰动全国,影响海内外;整整一代人,都是听着她的评书长大的。30多年来,她先后整理播出了《杨家将》、《红楼梦》等30多部评书,多次获得国家文艺大奖。

她,就是中国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12日上午,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正在济宁进行曲艺交流的刘兰芳老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济宁非常适合曲艺发展

今年已经70岁高龄的刘兰芳老师穿着枣红色衬衫,侧坐在沙发上,精神矍铄。这次她是为“大运河流域曲艺学术展演”来到济宁,但她一直以来对济宁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年十下山东,围着微山湖各个县市演了一圈,跟济宁有着不解之缘。“济宁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当年这里的曲艺发展的非常繁荣,过去有那么句话‘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京北京都不去,黄河两岸度春秋。\’这里人杰地灵,是非常适合曲艺发展的地方。最近济宁的曲艺节目《家宴》和《孔子试徒》还获得了国家的群星奖。”聊起济宁,刘兰芳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语言上特有的地方特色,这里的节目乡土味道很浓,所以要好好为本地的观众服务,为本地服务好了,才能为国家服务。”

“将一技之长坚持下去,才能传承”

说起曲艺的传承,刘兰芳多少有些担忧,八、九十年代曲艺辉煌时,几百家电视广播齐放曲艺节目,然而现在曲艺节目比重减少了许多。刘兰芳老师认为,现在很多曲艺演员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这就是一种保护。接下来,要看它能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了。“现在很多说书人无地求职,确实让评书曲艺的传承变得很有难度。说书就是讲故事,但要把全场观众调动起来就难了。评书说唱演编都是一人完成,不像舞蹈唱曲是一个团队,所以传承起来确实吃力。”

刘兰芳从艺55年,收了26个徒弟,遍布在祖国各地,算起来还是太少了。她感慨道,“不仅是评书,曲艺演员比别的行当也艰难了许多,它不像戏曲,唱不了主角可以唱二路角、三路角,再不行可以去打旗。曲艺不行,它就是看你的功夫。有了这样的一技之长,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才能有传承。”

“毅力是曲艺学习和传承中最重要的事儿”

看到这次“大运河流域曲艺学术展演”中,大多是年轻演员们带来的节目,刘兰芳老师感觉非常欣慰,她告诉记者,看到这么多优秀节目,演员们都这么年轻,很让人高兴,但同时也看到了这些年轻人在艺术上稍显稚嫩的地方。“曲艺就是看功夫,要持之以恒的练功,‘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仅如此,还要坚持演出,光在屋里练是不行的。很多演员看起来不错,排练排的也很好,就是嘴上功夫不行,就是因为缺少演出经验,一年不演个一两百场怎么练出来。”

以前的艺人没有文化,观众也没有文化,艺人在台上怎么说,观众就在台下怎么听。“现在不一样,社会不同了。你要有一技之长,要不断去学习新的东西,像我现在,还在坚持学习新的段子。前段时间我表演的《割皮救父》和这次为济宁观众带来的《马年说马》就都是新节目。年轻人三天就能背下来的,我得背一个星期。这就是看你有没有毅力了,这毅力也是在曲艺的学习和传承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年轻人,要坚持练功,抓创作、多学习、出人、出书、走正路。”

对话刘兰芳

■谈起大运河

“希望展演能引起人们对运河保护的重视”

谈到大运河,刘兰芳老师十分感慨,她说,大运河与丝绸之路“一路一带”同时申遗成功,这是大事,应该宣传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水是人的命脉,古代的漕运走的就是水路。大运河在地方旱的时候可以灌溉农田,涝的时候可以泄洪,可以说和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大运河有些河段已经干涸,被农民种植了苞米,非常可惜。希望这次‘大运河流域曲艺学术展演\’之后,可以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鼓励人们加强对运河的保护。大运河不只是一条运河,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谈到济宁

“孔孟故里,一部关于济宁的作品即将问世”

谈到济宁,刘兰芳感慨济宁发展变化的速度,“这次来到之后,看到这里路也宽了,楼也高了,变了很多。而且还举办了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说明现在的济宁已经有非常足的底气了。”

刘兰芳谈到济宁文化不禁赞叹道,这里有孔子、孟子,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些对人们的影响非常深远。“我经常会到这里见到很多作者,他们看起来很朴实,甚至有点土,但拿出的作品却让人眼前一亮,非常可爱,这就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脱不开关系。”采访中,刘兰芳老师还透露,目前有部关于济宁的作品正在创作中,“大概有60集35万字。很快就和济宁的观众见面了。”

新闻推荐

货车超载50吨被查,老板开私家车撞了上去 制造交通事故就能躲避超载处罚?

■本报记者王仰浩通讯员李宁“想孩子,真的想,现在她还以为我出去旅游了呢!”14日上午,在济宁市拘留所,30岁的杨某想起家里4岁的女儿,眼角流下了悔恨的泪水。8月1日,...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刘兰芳:传承就是一种坚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