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苏茜茜赵豫
在城市中,河流应该是最漂亮的那个部分,因为它是这个城市历史最悠久的部分。济宁是一座因河而建依河而兴的城市,济宁城区,四面环河万户临水,悠悠的河水流淌在济宁城内,岁月的长河中,它们见证了济宁城的繁华和兴盛。近日,记者走访城区越河、老运河、洸河、小府河后发现,往日清清河水如今已满目苍夷,在杂物的污染下河道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只留下了腐烂的“身体”和阵阵难闻的臭气。
地点:越河
露天摊点,垃圾肆虐
市区的越河,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月亮河”,因越河位于运河之南,且形同新月,故名“月河”。然而,记者走访发现,昔日神采奕奕的月亮河如今也日渐苍老,曾经的一河碧水今日已是污浊不堪。“从上班到现在,已经6大包垃圾了。下午还得继续啊!”正在越河岸边清扫垃圾的王阿姨说,早上六点上班,工作了近4个小时,她还不曾休息片刻,每天繁重的工作让年过六旬的王阿姨身体上有些吃不消。“太累了,这活不容易啊。”每天不间断的清扫垃圾已经让她疲惫不堪,而一些市民的不理解更是让王阿姨感到心寒。“经常有人向河道里扔垃圾,一些男士还常在岸边大小便。”王阿姨说,曾经她也劝阻过,但对方一句“有理街道,无理河道”让王阿姨无语。王阿姨告诉记者,大部分市民对于马路卫生,能做到自觉维护,但对于河道却大相径庭。据王阿姨介绍,眼前的河道就像大垃圾桶,不论是街边的商贩还是途经的市民常有人向河道内倾倒垃圾。记者现场看到,越河中心闸段的一处空地上,早餐过后满地垃圾。一些商贩在收拾摊位时,直接将地下的垃圾堆成一团一股脑儿地丢到了河里。而在空地南侧,则堆积了大量的杂物,破损的马桶、破旧的沙发、饭店的泔水,一片狼藉。记者沿越河一路向西发现,不少护栏上的铁链子被人为锯断,河道安全让人担忧。
年近七旬的王大爷是越河上的一位普通“打捞员”,撑船行走在越河上,用打捞杆将河内的垃圾一件件的打捞上来,这看似简单却又繁重的工作,王大爷已经坚持了四个年头。由于河道目前正在进行清淤工作,王大爷的打捞船不能再行走,打捞工作只能从岸边进行。“水浅了,淤泥太厚,现在船走不动了。”在岸边撑起打捞杆,伸长胳膊的王大爷费力地捞起河中心的白色纸屑。王大爷告诉记者,由于常年没能清淤,越河内的淤泥、垃圾已经成灾。王大爷说:“清淤后,越河将换上新水,到时候这个河就又漂亮喽。”
地点:老运河
河道环境有改善,东西差距大市民有意见
济宁城区的运河拥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流淌的这几百年来,滋养人类哺育万物。近些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老运河在流淌的岁月中经历着它的兴衰荣辱。
记者在走访城区古运河段发现,运河较之前变化诸多。尽管已是深秋,运河边杨柳依依、河水泛绿,岸边整洁干净,少见随手丢弃的垃圾。在草桥口段,运河上空飘来优美的歌声,大家三五成群地跳起舞蹈。“这里空气好,环境也优美,喜欢在附近逛逛。”市民秦阿姨说,往日桥下满是垃圾,岸边随地便溺,市民河道里涮拖把等情况时有发生,但现在再看运河,环境逐渐好转。对于运河的变化,不少市民拍手叫好,但也有一些市民表示,河岸边无护栏、景观灯上常现“牛皮癣”不免让运河美中不足。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河岸边的石墩子分布均匀,但空隙间却没有铁链“牵绊”,一些市民表示,河岸边无护栏,市民经过存在安全隐患。“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贯穿济宁城区的运河环境确实改善不少,但一些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让运河也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市民陈先生说,西半部的运河途经居民区较少,且周边少有商铺分布,环境较优美。而东半部的运河每天人流量较大,整体卫生就有些不尽人意。“秀水城附近分布商户较多,一些前来游玩的市民在休闲时刻经常将垃圾随手丢弃,河岸边难免受到污染。沿运河再向南走,临近解放桥附近有个农贸市场,有些人常把河堤当做厕所,有时喝醉了也跑到河边呕吐。”
地点:小府河
淤泥、生活垃圾,河边小便很常见
小府河贯穿了城区的多条主干道,是城市市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记者调查看到,这条河流不仅没有为城市添彩,反而令城市整体环境减分不少。生活垃圾、枯枝败叶、污水淤泥,“镶嵌”在城市里的这条河流在这些杂物的污染下失去了本来的清澈,而它回报给这个城市的只能是腐烂的“身体”和阵阵难闻的臭气。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小府河内的污染物除了排污口流出的污水和淤泥外,大部分都是生活垃圾,尤其是在居民区或者相对热闹的路段,污染的情况更加严重。在小府河太白路路段,桥下的河面被大量的淤泥“霸占”,饮料瓶、塑料袋、水果、烟盒、木板等垃圾漂浮在河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尤其是河岸东侧的排污口附近,淤泥堆积,大量的污水排入河内,为小府河“增色”不少。在河岸边,一位年近70的大爷正在用竹竿捞捡河内的杂物,但工具有限,能捞起来的污物寥寥无几。大爷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七点上班,一直清理到下午五点,他不只要负责河内的清理,河岸也要打扫干净。“我在这里干了两三年了,现在的情况还是要比前两年好一些的。河面的淤泥是从排污口排出来的,不好清理。平时还有不少人向河里扔垃圾,我常常能捞出一些衣服、鞋子、生活垃圾。这些都习以为常了,但还有人向河里扔成包的粪,太不文明了。”清扫的大爷向记者透露,经常有人向河内小便,有的人都已经四五十岁了,还是不自觉。就在记者与大爷交谈时,一名年轻男子走到河边小便,旁若无人。“河流本来应该滋养、美化城市,如今却成了影响市容的‘污点\’。河道单靠人清理是不够的,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才行。”说起已经发臭的小府河,附近商户陈先生十分感慨。
地点:洸河
石桥、垂柳、垃圾河,如此搭配市民不接受
与小府河不同,洸河流经市区的一些居民区,坐享河岸风光本来是件美事,但附近的居民却高兴不起来。“河水清澈自然好,但是像现在这样,脏臭难闻,谁受得了。”家住大石桥社区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每天上下班都要在大石桥上经过,河内飘出的臭气让人无法忍受。小区居民也曾反映过此事,但一直没有看到小洸河的变化。记者沿着石阶走到河岸边,发现石阶破损严重,有的台阶仅剩半边,石块也有松动碎裂的危险。岸边的绿化树木不知是何原因,树枝被折断横在岸边,一副“破败”景象。
河岸边情况不容乐观,河面上的景象更是让人“不敢直视”。在河道南侧有一个排污口,排污口附近淤泥堆积,几乎横跨整个河道,河水发黑浑浊,还发出阵阵臭气。附近商户告诉记者,因为河边有一个菜市场,不少垃圾都被丢进了河内。除此之外,路人在河边大小便更是常见。在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洸河变成了如今的样子。站在桥上远眺,河岸边依依垂柳,很有意境,但接下来进入眼帘的河道风光着实煞风景。商户杨大哥建议,城区的这些河道应该隔段时间清淤一次,而且要切断污水口排污,这样才能改善河道的面貌。“爱护环境为荣,乱扔垃圾为耻”蓝色的提示牌立在河边不断提醒市民们注意自己的行为,提倡大家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越河一侧堆积的杂物
越河内的杂物
越河小南门段护栏部分遭破坏
流向居民区的河道
小府河河道工作人员清理河内垃圾
年近七旬的王大爷正在打捞越河内的垃圾
小府河杂物也不少
小府河市民河边小便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樊娜娜“哇,这里的菊花好漂亮,我要把他们拍下来。”“...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