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冰 通讯员 丁镇永
1、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被国家保留。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审批,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成为全省被批准保留的两个节庆活动项目之一,这对莱芜市发展航空运动、通航产业和体育旅游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雪野滑雪场开始营业。12月13日,雪野滑雪场正式对外营业,该滑雪场位于雪野航空科技体育公园,总占地10万平方米,分为滑雪区和嬉雪区两个区域。建有初、中、高级滑雪道3条,总长度800余米,其中高级滑雪道的坡度、难度在省内首屈一指。三条道全部开放,可接待1000名游客。嬉雪园建设了雪地迷宫、气垫船、真人CS等15个游乐项目,占地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0人在雪地运动,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嬉雪园。建设滑雪场是雪野旅游区发展体育旅游、打造山水雪野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拓展旅游区的体育休闲运动。
3、莱芜市代表团在23届省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3-6月份,莱芜市共有294名运动员参加了柔道、国际跤、举重、跆拳道、射箭、射击、田径、拳击、蹦床、自行车、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等16个大项的23届省运会预赛暨年度锦标赛,获金牌7枚、银牌11枚、铜牌20枚。预赛后,莱芜市共有188名运动员取得了13个大项133个小项的决赛资格。决赛从7月12日开始至9月24日结束,经过奋力拼搏,莱芜市共取得了11金5.5银18铜、总分810.5分的好成绩,金牌榜列全省第13位,加上优秀运动员成绩加牌,金牌总数达30枚,比上届增加6枚,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4、莱芜市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取得好成绩。5月,全国男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在山西太原举办,莱芜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毕胜峰代表山东省参赛,夺得86公斤级冠军;10月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男子自由式摔跤冠军赛又取得该级别冠军。毕胜峰是莱芜市第一个男子自由式摔跤全国冠军,也是继2013年10月他在海南取得全国男子自由式摔跤冠军赛86公斤级冠军后连续3次取得全国冠军的莱芜市第一人。
5、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自4月26日开幕,12月10日闭幕,历时7个多月,共举办了26项比赛,3万多人参与,对全民健身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参加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10个项目比赛,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8个。
6、莱芜市乒乓球选手称雄“谁是球王”。莱芜市业余选手田瑞夺得“谁是球王”2014山东乒乓球业余选手海选赛总决赛成年男子A组单打冠军,成为山东球王,并获得代表山东参加全国“谁是球王”总决赛资格。近年来,莱芜市乒乓球运动蓬勃发展,体育部门因势利导,众多乒乓球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参与这项运动,为实现这次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7、体彩销售实现较大增长。全年完成销售额2.45亿元,比上年增长51%,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8、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发挥良好作用。经过积极争取,莱芜市获得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50万元,扶持2个项目;另外,市财政安排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40万元,扶持6个项目。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设立,激发了社会力量办体育的积极性,全年新增体育协会2个、健身俱乐部3个,通航产业项目9个。
9、改革创新成果丰硕。“深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五化\’改革”列入市重点改革事项。改革全民健身运动会举办模式,制定出台了《莱芜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项目申报办法》,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行项目申办制、法人负责制和经费补贴制,市级运动会设立的26项比赛中,有18项比赛分别由12个单项体育协会和区体育部门具体承办,市体育局负责指导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既调动了各个协会的积极性,又保证了活动来源群众、服务群众,促进了群众体育的社会化;积极探索“市队校办”体制,选取体育活动开展比较好的实验中学、陈毅中学两所学校分别进行了篮球、足球项目训练基地的试点工作,建立了篮球队和足球队,代表莱芜市分别参加了省篮球、足球锦标赛和23届省运会预选赛,填补了莱芜市参加省比赛足球项目的空白;在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的使用上,首次实行专家评审制度,确保了公开、公平、公正,扶持资金直接到项目,并全程严格监管。
10、莱芜市在省第三届老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全省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自3月3日开始,9月3日在济宁闭幕。本届老运会设田径、门球、台球、乒乓球、网球、健身球操、健身秧歌、健身腰鼓、太极拳(剑)、中国象棋、围棋、柔力球、健身气功、气排球等14个项目,莱芜市派出168名运动员参加了除网球、围棋外所有项目的比赛,共获得团体奖牌1金7银10铜、个人奖牌10金12银24铜,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新闻推荐
6月2日,端午节,本报将组织小记者走进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济宁金乡羊山地质公园。参观鲁西南战役纪念馆,零距离接触东风系列导弹,观看奇异物种——狮虎兽,体验大型真人CS对决。小记者特惠价:180元(含...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