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菏泽副市长张毓华担任太平洋财险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点击查看原图原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杨晓军出任P2P平台陆金所副董事长
点击查看原图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长期分管网络游戏行业发展的寇晓伟离职创办了优格资本
点击查看原图原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务副区长孙雷出任杭州传化科技城有限公司总裁
点击查看原图原广州市公安局人事处处长陈伟才出任格力电器副总裁
点击查看原图原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陈熙同出任奇虎360高级副总裁
点击查看原图原杭州金融办副主任俞胜法辞职加入蚂蚁金服
点击查看原图原浦东新区副区长丁磊出任乐视超级汽车联合创始人
点击查看原图和上世纪90年代的那波下海大潮相比,如今的人们正习惯用“创业”来称呼那些离开体制、踏入商海的人。地产大佬冯仑对比今昔感慨,那时下海从商是先入江湖,后学会商务,如今的“2.0版本”下海创业潮中,人们是先学会商务,后感受江湖。不论异同,多地及至国家层面激励公职人员创业,正有越来越多人实现转型,掀起新一轮“下海潮”。记者冀强
作别仕途
今年4月10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国富前往菏泽,看望慰问本公司员工。时任菏泽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毓华出席活动。
两个月后,张毓华与体制内的“铁饭碗”作别,前往深圳端起另一个饭碗。新东家,正是两个月前那次活动的主角:6月10日太平洋保险方面下发任命文件,张毓华任太平洋财险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
在微信账号的个人签名中,张毓华曾写道,“每一天都是新的。”
三个月后,山东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同样辞职,亦南下深圳。9月9日,位于深圳的华大基因宣布,梅永红将加入华大基因,并出任深圳国家基因库负责人。
高官辞职“下海”并非仅有这两例。本报记者检索公开报道发现,自2013年开始,官员辞职“下海”出现又一轮新浪潮。除人数可观外,这些“下海”的官员职位较高,厅、处级干部多,他们步入商海后,多是被企业聘去当高管。
仅广州一地,自2013年以来就有至少6名处级以上干部辞职下海,比如广州南沙区原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孙雷下海,担任杭州传化科技城有限公司总裁;广州公安局人事处原处长陈伟才去格力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裁;广州萝岗区副区长王建新跳槽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2014年,曾在2003年非典防控和2009年甲流防控中,均获得全国先进典型荣誉、原职为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陈熙同出任360公司副总裁,分管市场与公共关系。
今年在张毓华与梅永红之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原副司长刘殿奎辞职后,加入阳光保险集团负责医疗健康相关领域。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原副司长张明伦赴阳光保险任职,负责战略性投资事宜。
这些曾经的精英官员,作别仕途,从“公家人”变身“企业家人”。
政策助推
越来越多官员辞别体制,让人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公务员出现集中“下海”现象。人社部数据显示,1992年,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
早在2008年,河南商丘就首次以条文形式,鼓励公务员辞职下海。时年下发的《关于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规定》显示,当年商丘“鼓励公务员辞职”是“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开放,全民大创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当地公务员若在该实践活动中主动辞职,可按本人“工龄×5×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其社会保险关系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和接续。
这样算下来,如果一个即将退休的官员选择辞职,能拿到数十万元的补偿。但对于年轻公务员来说,辞职补偿款只有几万元。
自2013年后,各地激励辞职政策的出台频率明显加快。
2013年7月,安徽省下发文件,对经组织批准辞去公职到民营企业创业的公职人员,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3年基本工资的补偿金。对工作年限满30年,或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公务员,本人申请提前退休进行创业的,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进行创业。
2014年4月,河北保定出台文件,自主离职创业人员5年内保留原身份停发工资,工资晋升、职称评定不受影响。5年内愿意回单位的,由原工作单位重新安排工作。同年9月15日,湖南省召开创新创业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到乡镇一级,鼓励全民创新创业。省委书记徐守盛在会上要求,允许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有专长、有经验的人员,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主动走出去,领衔创业、自主创业。
今年4月份,国家也向国有科研人员抛出绣球,以保留体制内身份和待遇三年为优惠条件,鼓励他们离岗创业。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的,经原单位同意,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
悄然离开
在这波下海创业大潮中,被舆论关注到的多是一些高级别官员或明星官员。本报采访了解到,受多种因素影响,还有不少辞职的低级别官员未能引起“水花”。
履职潍坊昌乐环保局局长仅一年多后,刘庆富也选择离去。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作为昌乐本地官员,刘庆富此前任职县拆迁安置工作办公室主任,2012年被任命为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
一年后,刘庆富调任昌乐环保局局长。“此前在城管局时,全国出现多起城管的负面舆论;调任环保局后,全国对环保的关注度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上述知情人士介绍。
本报检索发现,在昌乐环保局局长职位上,刘庆富和昌乐环保整治情况频频被媒体关注。2014年2月24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还报道了昌乐“环保促发展”的新闻,戴着近视镜的刘庆富出镜,面对镜头介绍了当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变化。
但在去年下半年,媒体曝光了昌乐某企业偷排污染物一事,昌乐县环保局被指“环境保护监管责任落实不力”,局长刘庆富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受到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本身工作压力就大。背上这么个处分,对升迁和日后工作影响更大。一直到不干了去经商,他都是背着这处分离开的。”前述知情人士感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显加大反腐力度,使得官员不好当;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公务员灰色收入拿不到或减少,并且容易受到公众质疑;中央加大查处裸官的力度。这种大环境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与官员辞职有关。”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说。
“下海”之后
新一轮公职人员“下海”经商现象的增多,已得到体制内更高层面的关注。5月1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就刊文提醒,在官员辞职“下海”问题上,绝不可放任自流、任性而为,尤其是对辞职“下海”欲进入企业任职的官员,必须严格规范管理。
离别体制“下海”创业的不止是政府官员。
9月9日晚间,杭州媒体《都市快报》总编辑朱建通过微信的方式,确认自己辞去总编辑职务,离开自己工作多年的《都市快报》。一份题为《告白》的声明中,51岁的朱建说“选择创业,从零开始。”
今年5月底,一份名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关于鼓励支持员工创业创新的试行办法》在媒体圈内流传,内容为鼓励员工停薪留职从事创业创新项目。
其中要求,创新项目要与媒体融合、“互联网+”相关。集团将对项目提供的支持包括:员工申报项目批准后,孵化期原则上定为3年,3年内保留员工身份、职级、职称不变。但集团不再发放工资、奖金及其他待遇,“五险一金”由原单位和员工本人按规定继续承担。3年期满后,本人可选择回原单位工作,或继续自主创业。
而在地产界,万科集团抛出了一个“小草计划”,鼓励员工辞职创业,如果员工创业不成功,还可以回到万科。
跨越体制、行业的又一次“下海”创业潮到来,自然也引起了上世纪90年代“下海”先驱们的关注。
曾在中宣部和体改委工作的冯仑,最后落脚到了当时的中国社会调查所,干了3个月才得72元的报酬。今年6月,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就聊起了曾经的“下海”与如今“创业”的不同。
“我觉得现在创业的顺序完全跟我们相反,我们是先落入江湖,然后学会商务,最后听说过电子。但是今天创业的人先懂电子,学会商务,听说过江湖。”冯仑还说,过去我们认为创业的感觉叫“流离失所”,“现在创业的感觉像进洞房,还要穿婚纱,还有亲朋好友的祝贺,另外还要大吃大喝,最后还喝醉了,抱着谁也不知道。”
另一个让冯仑大为感慨的是,如今的创业都是在透明、法制和商业氛围当中谈商业,“的确变成了一个更多人可以参与的事,而不是当年只有少数胆大妄为的人,不幸而落入红尘才去创业。”
新闻推荐
公司股东马建中:因公司法定代表人张肇技年事过高,不能开展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意将其持有的51%的公司股权...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