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人员冒着高温指挥飞机停靠。本报记者张晓科摄
36℃的高温天气下,为保障一架架飞机顺利降落、起飞,济宁曲阜机场机务工作人员仍坚守在炽热的机坪上。接机、检查、送机……完成一系列工作至少要两小时,在没有任何防暑、防晒的措施下完成作业,甚至还要接触300℃以上的飞机发动机。汗水浸湿的上衣、黝黑的皮肤成了他们的标志。
清除飞机机翼小故障。本报记者张晓科摄
本报记者庄子帆
实习生梅春菲
通讯员韩广清
滑行线上走一圈
上衣浸湿,额头流汗
匆匆吃过午饭,不到中午12点,济宁曲阜机场的4名机务人员就已经在机坪上工作了。距离FM9173次航班落地还有20分钟的时间,姚娜和孙帅沿着机位滑行线步行绕一圈,查看是否有外来物。7分钟走下来,俩人的上衣已经浸湿,唇边、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止不住地往下流。
机务人员所穿着的工作服裤子很厚,这成了抵挡强烈紫外线的防晒服。环顾机坪四周,没有一处遮阴的地方,全部暴露在了炙热的阳光下。午后2点的机坪地面温度最高近70℃,机务人员清一色的全部穿着运动鞋。姚娜是机务组的唯一一名女士,每位爱美的女性都担心皮肤晒黑、晒伤,而工作忙起来,她已经忘记了防晒。“流汗太多,即使涂了防晒霜也不管用。”姚娜说,自己很多时候总盼着阴天。
墨镜,这个自拍、扮酷的道具,却要时时架在机务人员的鼻子上。由于暴晒时间太长,伊天的皮肤已晒得黝黑,只有戴墨镜的地方留下了一道白印。即使是在阴天时,也需要戴。机坪上反光,不戴墨镜根本睁不开眼睛。
排气口前检查
穿运动鞋也烫脚
虽然接机的前期工作已经做好,但他们也不能休息,一直要等到飞机落地。飞机进入滑行道,姚娜手持红色指挥棒,向机长发出信号。12点25分,一架波音737在机坪上停稳。伊天、孙帅拿着警示桩、轮挡迅速放置在飞机轮胎处,随后李云胜开始绕机检查。
刚落地的飞机,释放着巨大的热量。经过测温,发动机涡轮出口处尾气的温度达到了314℃以上。齐鲁晚报记者站在距离出口处大约3米的位置,仍能感受到一股热浪。而此时,李云胜还要探头靠近发动机不足半米的位置检查是否有异常。在布满液压管道的主轮舱,正好对着空调的排气口,站在此处检查,一股股热流对着小腿以下吹,记者站在此处不到半分钟,穿着运动鞋都感到烫脚,而李云胜要在此处站五六分钟检查。
12点50分,机务人员完成了该架飞机的保障工作,飞机没有离开前,他们还需要站在机坪等待。13点10分,乘客通过廊桥登机,由于天气较热,乘客的脚步比平常快了些。13点40分,牵引车将飞机送至跑道,滑行起飞。看到飞机顺利飞上蓝天,机务人员才回到有空调的休息室休息,但休息不到半小时,他们又要去保障一架14点30分落地的大连-济宁的飞机,继续接受“烤验”。
新闻推荐
比赛现场,护士结合课件进行讲解。本报济宁8月1日讯(记者李倩康宇实习生郭骁男通讯员王碧辉)近日,济宁市中医院护理部举办了“健康宣教”比赛,全院14名临床一线护士报...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