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内的图书馆免费向居民开放。本报通讯员李岩松摄本报记者孟杰
发放问卷调查、设置公益文化展板、开放活动室和图书馆……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西闸社区利用大工委大党委的平台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居民的积极性,都为和谐社区出份力,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少数模范带头
都为和谐社区出份力
22日,在西闸社区服务中心三楼的会议室内,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与养生保健》的公益讲座正在进行。台上的养生专家讲得精彩,台下40多位社区居民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西闸社区联合明行足公益发展中心组织志愿者开展的一次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除了养生保健,后期还将把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的发展教育、家庭的情绪管理等内容结合起来。
明行足公益发展中心主任马冬青介绍,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主要是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给社区居民,让社区居民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从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居民身边以提升居民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
在中心三楼的一间办公室内,另一家爱心组织同路爱心协会的志愿者们正将一件件衣服按照季节分类打包,这些衣服大都来自社区居民和志愿者的捐赠。听说江苏盐城水灾严重,志愿者们在社区举办一场号召大家捐衣捐物的活动。衣服打包完毕后,就会随着居民和志愿者们的爱心一同前往南方水灾区。
“通过这些活动,让居民感受到道德模范就在身边。每个人多付出一点,就能为建设和谐社区出一份力。”洸河街道工作人员李凯说,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感染,让少数人起到模范示范带动效应,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都有所提升。
五步一宣传栏
价值观宣传社区随处见
走进西闸社区,道路的两旁随处可以看到关于“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和24字核心价值观的文字表述。
“三步一展板,五步一宣传栏”,整个社区都被浓浓的仁、义、礼、智、孝氛围包围着。服务中心前的文化广场也进行了升级改造,新设置的文化宣传栏,让社区居民锻炼身体的时候还可以感悟科学价值观的洗礼。
刚听完养生保健讲座,79岁的老太太刘汝琴就走进了同层的图书室,在这里她可以找到很多关于养生保健的书籍。“注意饮食、多休息、多出来活动,啥病都找不上来。”刚听完专家讲的怎样预防和缓解“三高”的问题,刘汝琴很有感触。
图书室西侧,还有一件免费开放的活动室,在那里,居民可以免费玩台球、羽毛球和棋牌。
为顺利实现全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济宁高新区将“素质提升六大工程、专项整治五大行动”作为工作重点。洸河街道办事处西闸社区则根据任务重点,结合社区实际,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和居民的文明素质,丰富居民的文娱生活。
新闻推荐
济宁评出新一届“诚信出租车”、“文明公交线路”城区百辆出租车戴上“诚信帽”
本报济宁7月27日讯(记者庄子帆实习生梅春菲通讯员陈得印)27日,济宁市交通局、济宁市文明办对城区100辆出租车、10条公交线路进行了表彰。分别授予这些车辆“诚信出租车”、“文明公...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