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前靠热腾腾的发动机,脚踩烫人的沥青修路工们的汗可是没少流

来源:齐鲁晚报 2016-08-01 00:44   https://www.yybnet.net/

脖子上搭条毛巾,随时擦汗。夜间施工到天亮,又热又累。济宁“创卫”进入关键时期,主城区破损道路的修补正在进行中。即使是晚上施工,工人们前靠热腾腾的发动机,脚踩烫人的沥青,再加上闷热的空气,工人们的汗可是没少流。

本报记者贾凌煜

通讯员孙静

紧靠发动机

铣刨工人不好受

7月28日晚上8点30分,在红星东路施工现场,施工工人们陆续抵达现场,周传义负责现场施工,他身穿防护小马甲,头戴安全帽,指挥着车辆通行,并设置路障。几个来回喊话,再加上喝水较少,他的嗓子有些沙哑了。

“大雪和大雨对道路损毁都比较严重,热胀冷缩原理,一般修路都在夏季进行。为了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修路施工多在夜间进行。”周传义说。

即便是夜间,济宁的室外温度也高达30度以上,工人们干起活来,一会就满头大汗了。

“轰隆隆”的作业声响起,铣刨机将坑洼破损路面向下开挖约5厘米,紧跟在后面的推土机将碎土直接装上货车。局部大型机械无法作业的地方,由工人靠进行最后的平整。

最难受的是站在铣刨车旁的工人,身前是热腾腾的发动机,身后是运输碎石的“铁臂”,再不时查看切割标线,那滋味用言语难以形容。

洗刨、清扫、撒结合油、铺玻璃隔栅,最后铺设沥青,这是修补每平方米道路都必须的程序。其中最难熬的就是铺设沥青了。到这个程序时,往往到了后半夜,站在街边,都能感受沥青烫人的温度。

只穿件马甲

汗水也哗哗地流

脖子上搭一条毛巾,是市政工人们基础的配备,不时淌下的汗水,随手就被擦进毛巾里。天气实在太热,即使工人们只穿件马甲,仍哗哗地流汗。

如果碰到错综复杂的管线,就令人更心焦、头疼了。既想大刀阔斧完成施工,又得小心挥动铁锨,一点点拨开乱泥。

60岁的赵明森每干一夜活,能赚一百多元,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劳动强度大,许多年轻人都受不了。擦过几次汗,手里的毛巾就能拧出水来。

“家里有小孙子,挣几个钱,给他买点零食、玩具啥的。”说起这些,赵明森感觉浑身又充满了能量。

实在太热时,工人们就到附近有水龙头的地方冲一冲,给身体降降温,再继续奋斗。半夜,工程管理人员给每人买来两个夹饼充饥,再分发几桶绿豆水,稍事休息后,工人们就得一直奋战到天亮了。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前靠热腾腾的发动机,脚踩烫人的沥青修路工们的汗可是没少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