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出生的赵帅到芝罘区法院工作前,是济宁拿着高薪的银行职员。2012年,已经通过司法考试的他不甘于银行柜台简单而枯燥的工作,再一次走进了公务员考试的考场。这一年,这个怀揣法律梦的年轻人终于如愿考入芝罘区法院。截至2015年,他一次次敲响代表公平正义的法槌,审结各类婚姻继承、借贷、侵权案件235件。
巧学多干,快速成长
刚进入芝罘区法院,赵帅被分配到了民事综合审判庭。欠缺司法实践工作经验的他,跟着庭里的老书记员从法院的基础工作做起,排期、送达、整卷,样样扎实地学记。由于工作量大、程序复杂,加上先前的书记员考入其他单位,时不待人,赵帅便养成了记工作笔记的习惯。每天下班后,都记录自己的工作感悟、需要提高的方面,并在之后的工作中予以注意。
怀着对司法工作的一颗热心,赵帅慢慢走上了审判岗位。办理的第一个案子是一对中年夫妻的离婚案件。第一次做调解工作时,女方见承办法官如此年轻,便咄咄逼人,寸步不让。这让当时还没结婚的赵帅“头都大了”。在共同财产处理方面,男方在某上市公司“代持”的部分股票也成了双方争议的焦点。赵帅不等不靠,主动跟庭室的一位老法官沟通,请求他“带一带”自己。于是,在那个案子的处理中,赵帅拿着笔和本,跟着老法官去当事人单位、家里做调查,记笔录,促调解。一个案子下来,赵帅通过工作笔记不仅记下了案件的众多事实,也记下了好多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现在赵帅的工作笔记已经记录了两个大本子,结案数也由刚刚承办案件时的80件骤增到235件,他也成为了一名法院工作的“熟练工”。
用心办案,案结事了
今年3月,原告孙某来到法庭起诉自己的前岳父刘某。原来刘某自2012年下半年起因孙某与其女儿离婚一事心存不满,前后7次到孙某所居住的小区,每次都会给孙某的车上划上一条长长的刮痕。赵帅开庭前约谈了原告,了解双方之间的隔阂及相关案情后,得知被告当时正因严重心脏病住院治疗,不宜进行开庭审理,他便两次带着原告到被告的家中进行调解。80多岁的老人刘某当着他的面痛哭流涕,把心中积攒的对原告的不满全部讲了出来,情绪得到了宣泄。赵帅还对老人的女儿做了大量工作,让其多带老人散心,多与老人沟通,及时化解老人心中的疙瘩。最终,该案以两家握手言和、原告自愿撤诉而结案。
作为一名年轻法官,赵帅并没有就案办案,而是将司法人文关怀置于工作中,让当事人感受到来自法庭的“温暖”。用耐心细致的工作,让每一个经办的案件案结事了。
难案细办,情法双赢
来到黄务法庭后,赵帅迅速融入派出法庭的工作环境中,工作方式方法更加“接地气”。2014年4月,王某以手头拮据为由向李某借款,因双方系亲戚关系,李某便放心的将其信用额度为150000元的银行信用卡借给了王某使用。2014年9月,李某突然收到银行的催款信件,才得知其名下信用卡的刷卡金额分文未还,已造成了多期逾期,并被记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得知此事后,李某心急如焚,多次联系王某催促其及时还款,但王某均以暂时没钱为由拒不偿还。李某无奈于2014年11月将亲戚王某起诉了。
得知双方的亲戚关系并固定案件基本事实后,赵帅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积极做原、被告工作,并组织双方多次到庭仔细比对李某信用卡的交易流水,剔除了李某自己的刷卡额度,准确认定了原、被告的借贷关系及借贷金额,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和解。
有人问赵帅,从高薪的银行来到法院工作,有没有后悔过?他笑着说:“没有什么后悔的,自从学了四年法律专业后,就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法院情怀,就想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法院。”YMG记者任雪娜通讯员刘国军项励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金海善)为彰显2012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文化特色,弘扬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国书法家协会决定在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举办“孔子艺术奖”全国书...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