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全市“双安双创”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宁市将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创建成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期间,济宁市将严格落实部门担责、考核问责、尽职免责和企业主责,对食品药品安全重大事故实行“一票否决”。
“三小”业户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济宁市不断完善农业、食药监、畜牧、渔业等行政部门与公安部门的联勤联动机制,全面启动联勤检查、联动执法、案件移送、联合研判机制。”市食药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市,是市委、市政府为全面提升济宁市食品安全水平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既是民心工程,更是责任工程。近年来,济宁市没有发生一起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全域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后创建工作中,济宁市食药监部门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市场规范;督促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建立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全程监管;加大抽检力度,对不合格的一律严惩、一律曝光;深入落实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将“三小”业户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对在治理整顿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大、易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查各类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
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市级农产品监督抽查
近年来,济宁市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8%以上。今年组织开展或承接市级以上各类监测24次,抽检样品2145个,平均合格率98.9%。
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基础在县、关键在县。市农业局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的牵头部门,今后将进一步突出制度约束,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农资打假、禁限用农药专项整治行动;以“龙头+基地+农户”为运行模式,着力提升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深入实施农业“一控两减三基本”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积极争创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此外,制定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市级农产品监督抽查工作,重要时节加大明查暗抽力度。对各级检测中发现的问题,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
(本报记者 盖鸣霆 报道)
今年1至11月
开展联合执法91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88万人次
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97万家次,捣毁“黑窝点”36个,发现违法问题、风险点935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或监督意见书4585份
取缔无证经营者703户,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71户
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984起,涉案金额2359.99万元,罚没款1622.38万元
●全年完成食品快检43448批次,发现处置疑似问题食品571批次
●全年监督抽检食品42141批次,发现处置问题食品1099批次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由于年底正值旅游淡季,价格处于低位,景区出游人流少,旅游性价比高,不少上班族选择休假出游,济宁市旅游市场迎来一波小高峰。据携程旅游近日发布的《元旦春节拼假旅游报告》,在年假利用上,80%的被...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