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明天下午1时经过济宁回梁山,私家车,有走的、回来的打电话……空3个位置。”打开微信朋友圈或一些自媒体,这类信息非常多,也受到部分短途出行市民的欢迎,出行前很多人也喜欢看看朋友圈里是否能搭上“顺风车”。许多市民认为,这种搭车方式方便快捷,但也有人表示这类方式涉嫌非法营运,存在安全隐患。
拼车信息不难找,不少市民挺信赖
昨日下午,记者以搭车名义拨打了某个微信中的拼车号码。这条从济宁去梁山的信息是中午发布的,准备下午3时出发。“我是上午送人来这里办事,下午自己一个人开车回去,我也不是为了钱才拉人的,就是怕一个人开车犯困,我也不是坏人,就在晨阳庄园住。”一位男士接起电话说道。“我觉得现在这种拼车方式很方便,以前都是在站点碰到一些私家车找拼车的人,现在通过微信朋友圈就可以联系出行,并且朋友圈里的都是熟人,发布的信息应该可靠些吧!”一位通过微信寻求搭车的女士说。
有人寻得发财路,想去哪里都能送
自从微信朋友圈里经常出现私家车搭车、拼车信息后,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是车主顺路,顺便挣点外快,但其中也不乏专门运营“黑车”。尤其是在一些节假日前后,火车票紧张,许多人搭车或找“黑车”回家,自然也催生了微信圈中的“黑车”市场。
记者通过微信朋友圈内的预留信息,联系到一位专门提供济宁市到外地搭车服务的男子,他正在去往河北的路上。“我是正好有事去河北顺便拉人。”这名男子说。但当记者询问以后还能搭车吗?他则说,“你如果想去,我就可以拉,咱们是私家车,速度肯定比大巴快,我会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具体地方。”当记者说出搭车的安全顾虑时,该男子说,“我们也是顺路才去,能有啥不放心,要是实在担心,那就去坐火车呗。”
律师建议签协议,避免纠纷也安全
搭乘顺风车,是为了省钱、省心,可是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功课”,恐怕只会带来闹心事。怎样才能确保顺利拼车回家呢?
城区某律师事务所常律师表示,拼车回家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否则属于非法营运。对于共同承担成本费用的拼车方式并不违法,但拼车回家需注意风险。常律师建议,市民拼车前最好签署一份拼车协议,将双方的姓名、身份证、乘车时间、地点、路线等一一列清,作为合同,双方签字确认。同时,拼车过程中如何分摊费用,如何规划路线,以及拼车双方各自承担怎样的责任等都应写清楚。尤其在有偿拼车的情况下,一定要明确收费的形式、数额及性质,尽量避免盈利的嫌疑和保险求偿受阻。
此外,在拼车时首先要确认同行人的身份,最好是熟人或者相识的人,即使是陌生人也要确认身份。如果要交替驾驶,所驾驶车辆最好买有第三者险。尽量避免夜间出行,最好不要携带大量现金以及贵重物品,确保手机通畅。
(高晓彬 报道)
新闻推荐
“绿亮清”工程提高城市品位“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篇
本报记者唐修岳公园绿地建设、道路亮化和环卫设施配置情况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济宁市将实施“绿亮清”工程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好十件实事...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