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梁妍
华能济宁电厂作为一座城市电厂,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持续加强环保设施维护力度和环保改造投入。截至今年6月,该厂投入2.7亿的超低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全厂四台机组已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确保环保各项指标达标排放,此外,该厂在抑尘、排污、噪声治理等工作中科学组织、严细管理、保障到位,今年来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件、舆情事件和环保部门通报事件,勇担央企责任,践行环保使命,为维护济宁市的碧水、蓝天而不懈努力。
达标排放让市民放心
今年6月10日,随着五号机组成功并网,济宁电厂四台机组(总容量970MW)全部实现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后全厂每年二氧化硫减排1446吨,氮氧化物减排628吨,烟尘减排172吨,大大减少各类烟气污染,环保成绩斐然!济宁电厂每日召开生产调度会对烟气排放小时均值、日均值进行通报、分析;各生产部门严格落实环保责任,运行人员努力提高运行监盘调控质量,检修人员细化设备维护和消缺工艺,燃料人员加强燃料掺配管理,为锅炉提供适烧煤种……各部门通力合作,确保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的高效安全运行和稳定达标排放。此外,济宁电厂在厂大门、厂区内的明显位置设置了两块电子显示大屏,实时显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向市民公开,以诚信负责的态度接受公众的监督。
面对日益稀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济宁电厂做为用水大户,眼睛向内深挖潜力,向资源节约要效益、向精细管理要效益。当前,济宁电厂已实现70%的用水取自城市中水,每年可处理利用城市中水860万吨,既缓解了电厂用水矛盾,也有效减少了城市向自然环境的排污量。济宁电厂还实现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含煤废水的回收再用,但济电人并没有止步于此,为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济宁电厂按华能集团公司《火电厂废水排放控制指导意见》要求,委托西安热工院完成相关可研报告,并通过了山东公司审查,向着废水零排放的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防风抑尘居行业前列
12月7日,济宁市政府领导同志带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有关部门、驻济各矿业集团、煤矿和电厂负责人视察了济宁电厂封闭圆形煤场设施,并深入封闭圆形煤场内查看了喷淋设施运行情况,对该厂环保抑尘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做为济宁市唯一一家拥有封闭式圆形煤场的企业,济宁电厂防风抑尘工作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封闭式圆形煤场共投资1亿元,最大可容纳14万吨原煤,安装了2台智能喷雾抑尘设备,根据煤场扬尘情况及时进行喷雾抑尘。煤炭输送全过程被拘囿在封闭区域内,很好地解决了敞开式煤场作业时所产生的大量扬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仅安全可靠,而且环保效益显著。此外,该厂于2014年投资400万元建设了挡风抑尘墙,于2015年-2016年投资500万元完成翻车机区域、汽车卸煤区和干煤棚区域封闭。各煤场均加装了喷淋设施,根据天气及扬尘情况及时进行喷淋抑尘处理;裸露部分及时覆盖,全方位做好防风抑尘工作。
大处有筹谋小处亦精心
济宁电厂对运煤车辆、灰渣膏车辆也从严进行管理,不仅对车辆出入时间进行限制,避免拥堵和扰民,而且运煤车辆出厂前一律进行里外清扫和水冲洗;灰罐车装车完毕后,必须在库内将遗留在罐体的粉煤灰清扫干净,方可将车辆移出库外;炉渣、石膏外运车辆装车后的物料高度,不得高于货斗外沿,且必须用篷布覆盖严密,货斗缝隙做喷水处理,防止运输过程中物料滑落或扬尘。同时,建立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 。按照市政府关于做好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部署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中和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济宁电厂成立了以厂长任组长的一整套应急组织机构,制定了详细的“一企一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济宁电厂应急办公室接到政府部门预警信息后,会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厂内迅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各相关部门将按照应急预案采取与预警等级对应的应急响应措施。此外,该厂规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认真落实生产调控和重型柴油货车错峰运输工作。发生黄色预警和橙色预警时,汽车运煤车辆减少50%(民生保障物资或特殊需求产品除外)。发生红色一级预警时,要提高污染物治污设施运行效率,在超低排放基础上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再降低50%以上,必要时牺牲企业利益,申请降低机组负荷,全力减少排放量。
新闻推荐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举行271教育课堂能手评选上一节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课
本报济宁12月19日讯(记者孟杰通讯员徐东兴)为了进一步打造高水平的271教育课堂,引导教师深入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生成”内涵,近日,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开展了第一届271教育课堂能手评...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