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任城讯 (通讯员张波徐华)“这是您的营业执照,请拿好”。任城区考核办驻安居街道东李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张波手拿工商营业执照激动万分,这是安居街道注册的第一个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了这个“钥匙”,不仅能够获得上级政策资金的“钱袋子”,还能打开阻碍村民通向全面小康路上的“枷锁”,未来还将打通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的“大道”。这是工作组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打基础、利长远的一件大事。驻村以来,工作组在***、产业扶贫、民生实事上据实际,谋长远,取得了一些令群众满意的成果。
通过全面走访,深入调研村情村况、民风民俗、群众需求等问题,侧面了解村里公认贫困户的真实情况,分析致贫原因,为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打下了坚实基础。贫困原因一是孤寡老人无子女无工作致贫,二是因病致贫。针对这两种情况,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商议,对有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聘用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卫生保洁工作,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在保留低保救助的基础上,将其承包地流转给企业,每年可获得租地租金一亩1700元,并且每年增加100元至2029年,每户每年平均增收5100元,确保了在脱贫的基础上得到巩固提升。
打基础、利长远,积极培育扶贫产业。利用整整一周时间,多次跑政务服务中心及街道工商所,协助村委注册成立了安居街道第一个农民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济宁市任城区东李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争取了100万元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建成了3座日光保温大棚,委托企业运营,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5万元。东李村是集体经济空壳村,工作组积极配合村两委,共同努力流转土地200亩,租给公司运营,村集体每年可获得3万元租金,村里113户租地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可获得租金收入36万元。村民可在大棚园区打工,增加了收入来源。目前已建成日光保温大棚32座,种植葡萄、桃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初具雏形。
与此同时,争取小农水改造资金34万元,捐赠2台笔记本电脑,扩建文化健身广场,安装了16套健身器材和1台净水机,新建农家书屋2处,购买图书400余册,拉杆音箱1个,建设健康步道300米。帮扶资金合计148.4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12月21日讯(记者于伟)近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17)》,源根石化“含纳米添加剂的节能环保润滑油”名列其中。在润滑油行业内,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司。...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