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毕业备考公务员、事业编,屡次失败后转开网店树立“当大款”新目标,经商路上误入歧途,利益驱使下销售冒牌商品终被捕。近日,经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杨亮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扣押在案非法所得人民币35536元及各种作案工具、假冒注册商标的水杯等物品。
发现微商商机,自己网上开店
29岁的杨亮是任城区人,大学毕业后他曾想考公务员和事业编,但考了几次都没能如愿。在家人的开导下,杨亮开始一边找事做,一边复习备考。在寻找机会的过程中杨亮发现,如今开网店、做微商的人很多,有的生意还挺红火,于是他心中燃起了经商的想法,希望能做一名成功商人,有朝一日成为腰缠万贯的大款。
因为大学时所学的是电子计算机专业,结合自己的特长,杨亮决定开一家网店做个微商。确定经营模式后,杨亮开始寻找销售的商品,经过网上搜索、电话咨询、商家调查,他发现美国大托公司生产的品牌水杯非常畅销,于是决定开一家该品牌杯子的网上专卖店。2014年9月份,杨亮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租了一套房子,随后又在某大型购物网站建了一个店铺,开始销售经营。
买进精仿水杯,以品牌价出售
网店运营初期,杨亮信守商家规则从正规厂家进货,批零兼营销量很大。忙忙碌碌几个月过去,一结算发现利润低、盈利少,他便开始打起买卖假货的歪主意。
在网上,杨亮找到一家浙江永康的卖主,销售的该品牌水杯价格低廉,在明知是假货的情况下他依然进了货。品牌标签、包装盒、包装袋配套购买销售,杨亮开心地发现,杯子完全可以以假乱真,不是专业人员很难分辨出来。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吸引顾客的眼球,他在自己的网店页面上标注了“官方旗舰店正品”字样,还在购物网站上高调宣传,说自己卖的是专柜正品,支持验货。原价58元,现价19.8元,价格十分低廉。客户不知道他卖的是假货,全国各地的顾客纷纷订购,他根据客户的需求配型、配色、打码、包装,填写发货单后送到快递公司邮寄,几个月下来,挣了不少钱。
随着网店的交易额剧增,租赁的民房已不够经营使用,他又在别处盘下了一套门市楼,还雇佣了几名工人,网店越做越大。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被举报
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杨亮除了在网店销售外,还在微信上销售。微信上的客户没有支付宝账户,这类客户选好商品后直接发红包,他接到红包后,按照客户提供的地址发货。经过近两年的经营,杨亮的网店营业额超过百万,获利几十万元。
2016年7月18日,正当杨亮为自己的获利暗自欣喜时,几名警察找到了他,在被戴上手铐的一刻,他愣住了。原来,美国大托公司委托北京一家信息公司做自己的“保安”,保护自己品牌。杨亮网店销售假冒该品牌水杯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被“保安”发现后举报,济宁警方随即立案侦查。同年8月25日,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杨亮被济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赵豫 通讯员 赵玉刚 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12月26日讯(记者李锡巍通讯员唐娜)日前,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省卫计委《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了苹果及蔬菜的安全风险专项检测。期间,市疾控中心按照地...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