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患者意识不清,医生果断施救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真情救治“三无”患者

来源:齐鲁晚报 2017-12-30 22:11   https://www.yybnet.net/

刘成双正在为“三无”患者检查。本报济宁12月28日讯(通讯员董体韩伟杰)“谢谢你们,救了我!”60岁的魏阿姨很瘦小,但是眼睛却炯炯有神,她拉着去看望她的刘成双主任,迫切得表达感激之情。魏阿姨的儿子也是不停道谢,“多亏了医院的这些好心人,老母亲才能活过来,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他们”。

20天前,魏阿姨被人发现摔倒在路边,当时意识恍惚,面部有血性痕迹。急诊120拉入院后行颅脑CT检查,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急需行开颅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但患者没有身份信息,没有医疗费用,手术也无人签字,治疗遇到阻碍。本着先救人的原则,神经外科刘成双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经院领导批示后迅速进行手术抢救,同时积极联系家属。

时间就是生命。术前准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近三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入住监护室,给予重症监护,心电监护。直至第二天,经过工作人员不断查找联络,患者家属才赶至医院。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给予了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刘成双每天都要亲自查看病人,时刻关注病情变化,给予治疗指导。在医务人员精心治疗下,魏阿姨的神智逐渐恢复清醒,精神状况明显好转,目前恢复良好,准备出院。

从命悬一线,到病情稳定,再到康复出院,魏阿姨在医院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其实,这只是医院接收、治疗“三无”患者中的一例。一直以来,医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尽最大努力体现公益性,为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文化定位一校一品 特色建设百花齐放 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学校校园文化巡礼

本报通讯员张德胜本报记者曹俐刘利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一首小诗《梅花》,呈献给我们的美好画面与淡雅意境,不但道尽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学校校园文化的现状,也...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患者意识不清,医生果断施救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真情救治“三无”患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