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院内,各种蓝色文物造型宣传牌随处可见。文/图本报记者汪泷
每逢暑假,济宁市博物馆都是青少年必去的地方。尤其是近几年研学游越来越火,博物馆里既有各种特色展览,又有极具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地方特色的文物展,再加上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基地举办的丰富活动,成了青少年研学游的“大舞台”之一。作为省级文明单位,市博物馆也抓住暑假节点,将文明精神和馆藏文物相结合,通过文物创意来向市民传递创城精神。
和文明口号完美结合
“寻宝”活动妙趣横生
8月23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进济宁市博物馆,发现院子里增添了许多造型“怪异”的公益广告牌。“传承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每一块牌子上,都写着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词语,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公益广告牌的造型。
一眼望去,这些牌子有的是花瓶造型,有的是鼎的造型,有的则是陶罐造型。细问之下才得知,原来这些造型奇特的牌子,灵感全都来源于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全都是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不仅价值连城,而且每一件都是出土于咱们济宁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市博物馆馆长王莉告诉记者。
“像这块牌子的造型,就是馆藏的龙形鋬兽首蹄足圆形盖鸟形钮青铜盉,来自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指着其中一块牌子介绍,而像这样将馆藏“重器”与文明宣传口号相结合的创意之作,在整个市博物馆有18块,涵盖了馆藏文物中的玉器、青铜器、陶器等诸多种类。
为了扩大这些文明口号对市民的影响力,市博物馆还开展了相应的“寻宝”活动,市民只要能根据这些公益广告牌找到对应的馆藏文物,就能获赠精美的小礼品。
“酒瓶展”11月空降济宁
打造老百姓“文化超市”
而这18块文物造型的公益广告牌,因为底色都是蓝色,共同组成了如今备受市民好评的“博物馆蓝”。济宁市博物馆作为省级文明单位,又坐落于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孔孟之乡,馆中无论是每一名工作人员、每一件珍贵藏品,还是一草一木,都代表了济宁的形象。
正因如此,今年暑假来临前夕,博物馆的创意团队突发奇想,尝试着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使这份创意不仅能让市民、游客对传统文化有所认知,还要对创城的精神有所理解。”于是,馆藏珍贵文物造型的公益广告牌“横空出世”。
当这些广告牌亮相在博物馆,再加上随即开展的“寻宝”活动,这样的创意让市民们不禁点赞。尤其是许多青少年暑假来博物馆游玩时,更是对创意活动倍感新奇,“孩子们看到广告牌便会认真观察,为了能够找到对应的文物,又要在馆中认真参观,这股认真劲往往能带动家长也参与进来,对宣传文明精神、传统文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博物馆作为窗口单位,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更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在保证硬件设施健全、安全、卫生、整洁的同时,还要保证团队的文明服务、展览的丰富多样。”王莉介绍,也正因如此,济宁市博物馆现如今正在努力将这里打造成为“大众的文化超市”。
“现在博物馆每年都要举办十几场各式各样的展览,就好比今年11月份还将举办前无古人的‘酒瓶展\’,届时将有跨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成百上千种酒瓶,供大家鉴赏。”王莉说,市博物馆将通过举办更多样的展览,尽可能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真正让市民和游客在这里享受到‘宾至如归\’的体验。”
新闻推荐
济宁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监察工作推进会议 范晓丽出席并讲话
本报济宁8月22日讯(记者张彦彦)今天上午,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监察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传达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