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不仅损害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像。7月2日到8月12日期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17级博士生王良杰,就“黑臭水体治理中污水处理厂的发展变化及人工湿地的作用”课题,在济宁市环境保护局开展相关实践工作。王良杰博士本硕博所学专业均为环境工程,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熟悉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工艺,在人工湿地方面曾申请和获得授权了多项专利。围绕本课题,他采取了“资料收集+资料统计分析+现场调研+文献查阅”的工作方法。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现场调研,文献查阅,王良杰博士提出我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建议:点源减排和面源防治,加强点源,尤其是散乱污染源的治理;以人工湿地等生态隔离带净化面源污染。
济宁市的污水处理跟随国家政策和发展需要,经历了以COD去除为主,到重视脱氮除磷,再到重视再生水利用和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的过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发展在黑臭水体中的源减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潜流湿地的堵塞问题,王良杰博士结合自己曾经的试验,提出了一种适于小型潜流湿地的解决办法,同时能提高脱氮效果。而对于大型湿地植物不能充分收割导致的内源问题,在考虑到实际中植物收割管理难的前提下,王良杰博士提出通过充分利用跌水充氧和光伏复氧的方法,强化硝化过程来降低湿地出水中的氨氮浓度,以保证湿地的运行效果。结合调研情况,王良杰博士还完成了两篇科技论文,分别是《2011-2017年济宁污水处理的发展变化》和《洸府河入湖口人工湿地运行状况及环境效益》。
此外,王良杰博士在完成课题外,还跟随环境保护局同事多处实地考察,不仅进一步认识到环境防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深切体会到了基层环保工作的不易,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以后投身环保工作的信念。辛勇
王良杰博士在济宁市环保局安排下进行人工湿地项目考察
新闻推荐
10余组留守儿童家庭参观科技馆学科普知识,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
孩子们参观科技馆。本报济宁8月28日讯(记者王博文通讯员周志超)25日,济宁高新区科技馆开展“用爱呵...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