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十八般兵器“武动乾坤”

来源:山东商报 2018-08-29 10:03   https://www.yybnet.net/

红炉里的火烧得正旺,一如董现行的内心。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这个异常丰富的武器体系皆出自由砖头砌成的红炉里。在水泊梁山这个曾经书写着好汉故事的地方,100多年来,董氏古兵器传承四代,续写历史也武动乾坤。

炼铁、锻打、镶嵌、雕刻……对于古兵器制作,董现行始终不忘初心。“要让这门传统的手艺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下去,不能干涸。”记者许倩

18般兵器各显神通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这是评书和相声中对十八般兵器的表述。其实,十八般兵器的内容并非是固定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据古籍记载,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十八般兵器”则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但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记载要久远得多。“刀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石刀出现。”济宁市级非遗项目董氏古兵器制作技艺传承人董现行说,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

十八般武艺所列兵器大同小异,形式和内容却十分丰富。“有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双器械;有带钩的、带刺的、带尖的、带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杀的、击的、射的、挡的”,董现行告诉记者,其实,“十八般兵器”并不只是十八般。

“用‘十八般兵器\’来代指兵器只是一个说法,实际上古兵器有400多个大类,1000多个小类,花样、造型不同,功能也不尽相同。”董现行告诉记者。

四代传承再现历史

如今董现行能够将十八般兵器琢磨透,与100多年来家传的手艺和济宁当地红炉业的繁荣分不开。

“我们家的古兵器加工制作技术起源于济宁的红炉业,融南汇北的京杭大运河吸纳了各种文化要素,也催生了灿烂的古兵器文化。”董现行告诉记者,红炉业是济宁手工业的代表,起源于隋朝,兴盛于明清,有济宁“十大匠”之称。“最多时有1500名匠人从事该行业,清朝康熙、乾隆下江南,驻跸济宁时,就曾对济宁的手工业给予了高度赞赏。”

在董现行家,这门手艺一传就是100多年。1881年,董氏古兵器在济宁打铜街起家。“我家祖上是制作老家具上铜饰的,顺带着打兵器。”董现行告诉记者,第一代传人刘永勤于清朝咸丰年间,在济宁李氏铜器作坊学徒,后师成艺满,于1871年在济宁打铜街创办了“永兴铜器”老店。第二代传人刘玉波也曾为济宁查拳、华拳、洪拳等门派武师量身定做关公大刀、七节鞭、流星锤等十八般兵器。

后来,董现行的父亲董广生接过了接力棒,成为了董氏古兵器的第三代传人。“我父亲发明制造了济宁第一台铜制灭火机,也曾轰动一时。”董现行告诉记者,尽管父亲手艺极好,但自己走上兵器制作的道路却经历了一番坎坷。

“因为历史原因,父亲并不愿意我继续从事这一行。”回忆起当年与古兵器结缘的日子,董现行至今难忘。“2001年的时候,我在朋友的店里看到了一套古兵器图纸,就被这种技艺展现出的艺术魅力深深的震撼了。”

好奇心驱使着董现行开始了自己的尝试。“我就想象着从自己的手里做出来是什么效果,图纸上的兵器栩栩如生,便求朋友送给我。”于是,2002年的时候,董现行一头扎进了古兵器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尝试。

“拿回图纸后,在家用铁桶做了一个炉子烧铁,每天就蹲在门口,照着图纸打刀,但最终打出的兵器却很粗糙。花了一个多月做了一把关公大刀,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董现行告诉记者,为了铸造出精美的兵器,自己像着了魔一样钻研兵器铸造技术。后来经过摸索了解到,一件兵器是否能铸造得精美,跟它所使用的材质、构造、烧制温度息息相关。

终于,父亲被董现行的努力打动了。“看我这么认真,父亲就把技术教给了我。”董现行介绍,在父亲的指导下,不到半年的时间,自己就已经出徒,并且利用现代新型材料,制造出了古代的十八种兵器。

冷兵器烙印艺术暖色

如果说起初董现行制作的是古兵器,那么如今他追求的则是艺术品。“不能让祖传的手艺到我这里画上句号,我要在设计的基础上把雕刻艺术融入冷兵器中,让冷兵器带上艺术暖色。”董现行说。

看书、上网、与武术爱好者交流,这些都成为董现行学习的渠道。“所有的兵器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手工铸造出来的。一件作品至少耗时一周,多时甚至两三个月。”董现行介绍,在构图、铸造、雕刻等技艺方面,自己都追求完美。

在众多的作品中,关公大刀是董现行的宝贝。“现在多数龙吞口在制作时只是做一个龙嘴,我在制作的时候把整个龙头刻了出来,显得更加美观。”董现行告诉记者,古代作战时,刀砍完抽刀后会用尾部来戳破敌人铠甲,刀尾处的三棱透甲锥看似小巧,但在平衡兵器比重的同时,又给予了二次‘创作\’。”

“龙图是手工一个点一个点地敲出来的,一共有2600个点,比机器砸出来得更美观。”董现行告诉记者,手工制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浸润了自己的思想。“上面的青龙图案和铜八方装饰蕴含了中华武术文化中崇尚仁义、追求和平的愿望,大刀也是中华武文化的重要元素。”

近些年来,董现行的手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仅给《新水浒》等多个剧组提供过兵器道具,也为多个门派传承人制作多种古兵器。弘扬中华古兵器文化的同时,也为这项文化精粹打开了一扇辉煌之门。

2012年,董氏古兵器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1月,董现行被列入济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兵器制作传承人。对于古兵器制作,董现行丝毫不敢怠慢。“如今我儿子也很喜欢兵器,希望他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董现行还设想着,如果这项技术能够走进校园,激发起更多学生的兴趣,对于传承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要让古兵器制作这门传统的手艺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下去,不能干涸。”董现行说。

新闻推荐

300多名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班上学技能

本报济宁8月28日讯(通讯员田贝贝记者孟杰)近期,济宁高新区社发局举办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训班,邀请全市各...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刚柔并济太极风2018-08-29 09:17
猜你喜欢:
评论:(十八般兵器“武动乾坤”)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