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琪正在填写入学资料。本报见习记者周惠娇摄
扫码看视频。
本报济宁9月2日讯(见习记者周惠娇)“处暑悄然过,学子信步来”。9月1日,静谧了一个暑假的济宁市第十三中学东校区恢复了往日热闹的景象,迎来1100余名初一新生入学报到。这些新生被平均分到18个临时班级,在临时班主任的指导下完成了新生入学资料填写。
“成为一名初一新生,我很开心。”初一十一班教室里,毕业于运河实验小学的曹思琪,认真听完老师的指导,很快填写完入学资料并核对后,还积极帮助同桌填写。“明天就要入学考试,我利用暑假时间复习了五年级下册的知识,还预习了初一上册的新内容,对这场考试很有信心。”曹思琪笑着说。
“耐心的讲解,温暖的微笑,细致的引导,这是新生入学报到工作的关键词。”济宁市第十三中学初一级部主任梁洋介绍,新生报到前,学校就组织全体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将校园的楼梯、楼道等各个角落全部清扫一遍,并将桌椅提前擦拭干净,给学生营造洁净、美观的良好氛围。
“从学生报到情况看,整体初一新生报到人数在1100余名,共分18个班级。”梁洋主任表示,为了顺利进行新生入学报到工作,学校制定了详细的预案,设置学生引导员、安全监督员,要求每位老师到岗到位,让学生能准确找到临时班级。针对有个别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入学报到的学生,学校与家长及时联系,由家长代替学生注册,填写相关表格,等学生到校后在再进行考试分班,不耽误学生入学。
梁洋告诉记者,目前初一新生所在的班级是临时班级,临时班主任的任务是讲解第十三中学学子要遵守的一日常规,并告知学生着装、发型等仪容仪表具体要求。同时,提醒学生观看当晚20点的《开学第一课》。9月2日起,将进行入学考试,按照学生成绩进行平行分班,保证每个班级学生良性发展。
新闻推荐
意大利客商智雅德视济宁为第二故乡,将儒学融入企业治理和家庭生活 从孔夫子智慧里学治企
新锐大众推出短视频智雅德:经商在鲁,品德为先□本报记者吕光社孟一本报通讯员姜海珍张阳“...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