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从吃不饱到吃饱再到吃好,仇汉华一生围着土地转 种地土专家的岁月账本

来源:大众日报 2018-12-25 10:1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王德琬

本报通讯员张美荣

12月20日,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沙窝村村民仇汉华翻看着手里的账本,“农闲时节不能闲,今年的两季粮食种收完成,该把全村700多亩土地的托管欠款收一下了。”眼前的仇汉华与记者5年前见到他时,两鬓又多了些白发,岁月将他由一个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变成一个华发渐生的稳健开拓者,他也亲眼见证了农村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

时光回溯到1978年,仇汉华正在位于小孟镇的兖州八中读高二,就在前一年,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聪明好学并且成绩优异的仇汉华踌躇满志地想考大学。可临近高三毕业,现实的情况让他不得不重新作出选择。当时的土地种植是靠天吃饭、人耕牛拉,产量很低,小麦和玉米亩产都在400斤左右。“交完公粮和生产队饲养牲口的粮食,每人每年才分百十斤粮食,这100多斤根本不够吃,我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是家里的老大,当时劳力太少,家庭贫困。”为了照顾家庭,仇汉华放弃了高考,转而在村里当起了民办教师。

1986年,分地到户的时代新风迟迟才吹到沙窝村,磷肥和简易农机的使用也逐渐推广开来,仇汉华家一共6口人,分到了6亩地,由于精耕细作和化肥的滋养,亩产提高到600斤至800斤。“当时教师月工资30多元,一个学期发一次,反复对比后,我还是选择回家种地。”在仇汉华看来,提高产量后,每人每年能分200多斤麦子,温饱基本实现了。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年,改革开放春风劲吹。仇汉华欣喜地发现国家政策随着国家的富裕逐渐改变,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税成为历史。“不仅取消了税,还给种田补贴。”仇汉华介绍,目前综合补贴是每亩地125元。他逐渐开始了从种自己的地到替别人种地的转变。2008年11月由农业部门推荐,参加山农大举办的山东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得知农民可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合作社。回到村后,他便联合村里的5个村民,于2009年1月成立了兖州市惠农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之初,仇汉华逐渐摸索服务模式。随着外出务工、经商和部分无劳动力家庭的增多,他发明一个词叫“代管”,即把外出务工农户的地接管过来,合作社对社员提供统一耕种、统一供种供肥、统一浇水、统一打药、统一培训、统一销售业务,并进行预先垫资。社员销售粮食后,再到合作社结账;上级的各项种地补贴归农民,社员还可到合作社打工,领取一定数额的工资报酬。

谈到惠农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仇汉华说的最多的是科学种植、统一经营管理,走“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他算了一笔账:一是合作社统一销售卖高价。由于合作社种植的都是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与齐鲁种业公司签订供种合同,按每斤可高于商品粮二三毛钱,一亩地可以多收入200多元;二是合作社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大面积作业服务比农户独家作业成本要低得多,整地、播种、喷药、收获几项作业费用合计每亩大约也能省下100元。三是每年统一采购优质玉米种供应农户,每斤低于市场价一元钱,每亩用种7斤,每亩节约7元,每年供应2万亩,共计节约14万元。合作社的这种生产方式渐渐受到农民的认同,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合作社有社员360户,服务面积达到2000亩,辐射带动周围22村,面积达5万亩。

仇汉华还热心农村公益事业。农闲季节,他为周边村的农民开展免费技术培训,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传授给更多的农民,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是当地有名的种地“土专家”。

新闻推荐

2018年山东省机器人运动大赛总决赛在济宁举行

□记者赵德鑫通讯员付吉庆报道本报济宁讯12月16日,2018年山东省机器人运动大赛总决赛暨ICMC国际机器人创...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吃不饱到吃饱再到吃好,仇汉华一生围着土地转 种地土专家的岁月账本)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