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月22日讯(记者王博文)记者从济宁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18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5378户,同比增长38.68%,呈现出数量增长、规模增强的发展态势,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过去的一年,高新区市场监管局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市县同权”等商事制度改革,有效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正是得益于“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住所承诺制、“3330”专项改革等事项的实施,以及提交材料的简化、办理时间的缩短和社会对注册资本认缴制的更加理解,2018年新登记市场主体总量大幅增长,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具体来看,市场主体登记数量及规模稳步增长,随着商事登记工作的不断优化与完善,高新区各市场主体登记总量及注册资本(金)稳步增长,且注册资本(金)增长速度高于登记数量的增长速度。从注册数量上看,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增长明显;从注册资本(金)上看,私营企业的增长带动了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总量的增长。
从新登记企业行业分布来看,2018年登记户数最多的是“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建筑业”分居二、三名。从新登记企业的增长数量上看,近三年,“批发零售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都位居各行业前两名。从增长速度上看,2018年增速前三位的是“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及“建筑业”。
一、2018新登记市场主体分布
二、新登记企业排名前十位的行业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1月21日讯(记者张帆)今天晚上,市十七届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分别举行议案审查会议,对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