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锐
昨日,济宁市各中小学校正式进入寒假模式,为了确保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喜庆、祥和、安全的假期,市教育局发布《关于2019年中小学寒假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学校教务部门要控制各学科假期作业总量,要给学生留足读书、实践活动、自主学习时间。指导教师要提高作业布置质量,提倡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严禁教师没有针对性地直接利用现成的教辅材料布置作业,所有学科作业都必须在学校网站公开。
各学校需按照国家节假日安排和中小学课程方案,安排好放假时间,严禁缩短假期时限。假期期间,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包括开放教学资源)组织学生集体到校上课、补课或统一组织自习,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辅导培训班,禁止学校联合或将校舍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用于开办补习班、培训班。放假前必须通过网站、明白纸等方式公开假期放假时间、作业安排。
记者了解到,济宁市将继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对培训机构假期开展的学科类培训班,严格进行审核备案,亮证办学。严肃查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严肃查处有偿补课、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的中小学教师,防止违规返潮。将重点巡查校外培训机构集中的热点区域,一旦发现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培训,坚决予以严肃查处,对拒不整改、屡教不改的机构,及时纳入黑名单管理,并依法采取措施。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学校,经查实存在违规办学的学校,已认定为全国、省级、市级文明校园的,建议撤销其荣誉称号;未认定为全国、省级、市级文明校园的,两年内不能参评。寒假期间,家长及市民发现违规办学行为的机构,可拨打济宁市规范办学行为举报电话0537—2315632进行举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帝恩在许多市民眼中,所辖于阜桥街道刘庄社区的报社西巷,是一条不能再普通的小巷子,但它记载了济宁市近年来城市建...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