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迪
岁月如歌,流转经年。
120多年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历经岁月洗礼,从教会小诊所,发展成为设施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敢为人先的一院人用壮志和豪情,在孔孟大地上唱响一曲曲时代赞歌。
栉风沐雨,锐意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不断跨越攀登,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缔造出一个又一个医学传奇,勾勒出一幅幅杏林春暖大爱无疆的美丽画卷,用医者仁心大爱践行着让生命如花般绽放的铮铮誓言。
从仅50人的小医院,到目前的“一院三区”、员工5400余人;从排队挂号看病到智慧医疗;从“大病拖、小病扛”到分级诊疗、互联网+远程会诊……70多年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以拼搏为动力、以创新为活力,阔步前行。
新时代、新征程!为了让百姓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近年来,百年一院大胆尝试、持续创新、拓宽领域、延伸触角,各类医疗服务直抵人心。
如今,集医院管理精细化、技术操作规范化、医疗服务同质化、医疗质量标准化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正以崭新的姿态和“技精德高”享誉周边省、市甚至国内外。目前,医院已成为鲁西南地区学科门类齐全、医疗设备先进、专业特色突出的大型综合公立医院。就诊患者来自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的30多个县市区,是济宁市及周边地区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和保健康复中心。2015年,被山东省卫计委确定为山东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2019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中,医院位列全国地级城市医院百强第10位。
由规模 看医院巨变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始于1896年,前身为教会小诊所——巴可门医院。1949年6月,成立济宁市立人民医院,隶属济宁市人民政府,当时有床位40张、员工50人。
纵观70年,一座座大楼、一组组数字,是医院发展最显性的符号。
2015年9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正式开诊启用;2018年上半年,东院区续建工程——门诊大楼东西翼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8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正式启用。“一院三区”同质化服务大格局正式呈现。医院共设置床位4200张,开放床位3600余张,占地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的约40亩、房屋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发展到现今占地851亩、建筑面积57.6万平方米的规模。
医院现有员工54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10余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济宁名医30人,济宁知名专家64人,硕士生导师61人,博士后、博士、硕士1460余人。设43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 其中国家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1个(中西医结合儿科),是山东省两个中西医结合研究基地之一,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6个(急诊科、临床护理、血液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麻醉科、皮肤科、普外科、妇科、烧伤科、耳鼻咽喉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医学影像科、康复医学科、肾内科、中医科)、山东省特色专科7个(神经外科、儿科、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眼科)和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1个(瘢痕专科)。
而诊疗器械更是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最初的“老三样”,到目前拥有PET-CT、3.0T核磁共振、4DCT、DSA、ECT、高端多层螺旋CT、双源CT、大型高压氧舱、直线加速器、大平板数字胃肠机、直接数字化乳腺机、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四维彩超等万元以上高精尖医疗设备4800余台(套)。仅2019年上半年,医院便购置引进MRI、CT、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心肺复苏机、宫腔镜等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170余台套。
岁月长河漫漫,济世惠民初心。在一代又一代百年一院人的拼搏和探索中,医院各项医疗卫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亮点频现,走在了济宁市乃至鲁西南的前列。1994年,医院被评审为全国首批国家卫生部部颁标准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以全省第二名、地市级医院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2018年,医院再次高分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
由创新 看医院担当
顺应变革与时俱进,是时代的最强音!尤其在日新月异的卫生健康领域,始终处在行业前端,更是不易。
今年4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孙晓斐带领团队历时3小时,完成希浦氏系统起搏器植入术,为一名老年男子成功“续命”,手术的成功刷新了医院心脏起搏器植入的历史,标志着医院心内科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再上新台阶,达到省内同级医院领先水平;8月,胸外科突破“中心型肺癌的微创禁区”,成功完成一例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手术,切口仅3公分,用时140分钟,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在肺癌微创手术治疗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心怀患者医德隽,学问精处是苍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全体一院人将其化为坚定有力的行动,医疗技术屡攀高峰,医院不断引进国际先进医疗设备,并相继开展了3D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恶性肿瘤、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一次性保守切削痂创面修复技术、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非体外循环下全动脉搭桥手术、全踝关节置换术等多项国内领先的专科诊疗技术项目,填补了鲁西南地区乃至山东省的空白。
为突出学科重点,打造专业特色,2018年,医院加快推进创伤、胸痛、卒中、癌症、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六大中心建设。卒中中心在2019年全国高级卒中中心综合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9位;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分别通过了国家胸痛中心、山东省创伤中心的现场审核,获得专家组高度评价;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济宁肺结节诊疗中心、山东省疼痛临床研究中心济宁分中心落户医院;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顺利通过省卫健委人工授精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的校验。
为顺应国家医改政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医联体为载体,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医联体成员单位30余家,由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一级医疗机构及股份制医院组成,涵盖济宁及菏泽枣庄周边城市,发挥百年一院优势,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2015年,医院创新建立医院+互联网发展模式,开展精准医疗同质化服务,先后投资2500余万元建设医疗智慧云平台,与县市区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实行远程会诊,建立济宁市心电、影像、检验、病理诊断会诊中心。目前,同质化网络单位3700余家,远程医疗服务已常态化、规模化,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服务,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有关经验做法得到国家和省卫生主管部门认可并推广。
由服务 看医院博爱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让服务有温度,使就诊更便捷,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不断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医院以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为契机,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全面升级智慧门诊,使患者少跑路、看病更省心。统一号源管理,细化预约服务,重新定义叫号规则,将手机的移动便携性充分应用到就诊流程中,推出“电子就诊卡”、协作推出“互联网+智慧药房”建设,全面取消打印处方,鼓励线上支付,自助服务业务量逐渐增加。在全市率先引入共享轮椅,增设充电站、共享充电宝、体脂称、发卡/签约/充值自助机等便民服务措施。同时,建立高效顺畅的日间手术服务流程,完善日间手术医疗服务链,确保日间手术质与量的平衡发展。全年完成日间手术1.92万人次。积极筹建东院区住院服务中心及日间手术管理中心,整合利用两院有效资源,提高住院效率,改善住院服务。
医院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各院区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实现患者就医体验统一化,实现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全覆盖,全院各院区就诊“一卡通”实现全覆盖、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学服务全覆盖、静配临床科室全覆盖。
坚持服务创新,融入人文关怀,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医院各科室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创新护理服务形式,开展“一科一特色”、护理金点子、品管圈等具有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质量指标管理工作,实行信息化质控及电子交接班,实时监控跌倒、压疮等多项护理敏感指标,保障患者安全。调整专科护理管理组织,实施三院区同质化管理,专科优势凸显,伤口预约居家诊疗服务、院外PICC患者会诊,受到患者称赞。目前省级专科护士岗位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已增至10个。借助市护理学会平台,承办国家、省、市级学术会议11次,培训2000人次,有力推动了全市专科护理发展。
去年,医院护理代表队,在首届全国护理院校临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首届全省科普创作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护理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及重症、急诊急救、新生儿护理组个人第一名。
为推行医院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将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利用电话随访、上门服务等模式,使患者的院外康复和积极治疗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同时,配合门诊高危人群筛查、院内健康宣教,温馨服务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就诊、康复过程中。
由人才 看医院后劲
人文荟萃,名医辈出。百年一院的品牌价值,无疑就来自于那些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医者。
近年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坚持“人才第一”战略,以培育泰山学者、创新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领军人才、突贡专家为目标方向,建立高层次人才选拔培育库,用好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平台,采取“引进来”“送出去”,把优秀的临床、护理、药学、医技、管理等骨干送到国外一流医院去,送到国内一流专科去,送到行业一流专业去一对一培养。建立起严格的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学科建设、科研教学、新技术新项目临床转化等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绩效分配、职称晋升、研修学习等挂钩,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脚踏实地的作风形成鲁西南医学人才“新高地”。
2018年,江沛博士被评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并被省科技厅推荐参加国家科技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评选;蒋树龙博士被评为“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18年12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出通知,公布了2018年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名单,42个单位中,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全市唯一一家入选的医疗卫生机构。今年年初,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2019年1月份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备案名单,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名列其中。
近年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改革创新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今年上半年被授予“第二届中国最美医院”荣誉称号。
运河汤汤,医者柔肠!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牢记医疗的本质,将其化为为患者服务的真心、诚心、爱心。于是,我们看到,命悬一线的重症患者得到了紧急抢救;于是,我们看到温馨的就医环境温暖着每一个来院的病患;于是,国家级、省级荣誉接踵而至。他们不忘初衷,奔波在让每一位患者满意的奉献之路上……
新闻推荐
做大做强建筑品牌企业 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 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勇
本报记者孙逊本报通讯员袁进近年来,市住建局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突出“做大做强建筑品牌企业、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不断强...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