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底,济宁市实现新就业人数6.74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持续低于省控制目标,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创新两项机制
促进高校毕业生来济就业
市人社局主动深入到如意、山推等“510”企业现场办公,摸清企业用工需求,为企业定制招聘线路,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校园招聘“项目专场”“行业专场”“企业专场”,精准对接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据统计,今年,济宁市已组织300余家企业和科研机构赴高校举办了新旧动能转换入库项目专场、儒学人才专场、纺织行业专场和乡村人才振兴专场等18场招聘活动,引进高校毕业生2159人。
针对紧缺专业报名人员少、达不到竞争比例,造成增人计划浪费等问题,取消报名比例限制,变过去“一年一招”为“一年多招”,为稀缺专业或特殊岗位人才提供更多择业机会;针对博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性大,不愿参加传统招聘笔试,难以引得来的问题,不设笔试环节,直接由引才单位自行组织面试,不再限定结构化面试,形式不拘一格,面试成绩超过合格线的,可在引才单位中双向选择,调剂安置;因工作特别需要,引才可不受编制限制,单位超编的可从“人才编制蓄水池”中统筹解决。2019年,已分2批引进人才1111名,全部为“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以上毕业生和教育部学科评估A-以上等次、全球TOP200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其中硕士以上研究生897人,较去年同期引进同层次人才增长了5倍多,高层次人才来济就业数量和质量实现双突破、双提升。
实施三项行动
着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启动实施“就业创业能力提升3项行动”,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和大学生就业需求,创新开展“职业训练营”“就业训练团”等就业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对有培训愿望的农民工,主动提供相应的培训信息或统筹组织参加培训,帮助其至少掌握一项职业技能,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对企业新录用的人员,开展以岗位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岗位实操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快速提升企业新入职职工岗位适应能力和人岗匹配度。
持续开展失业保险支持技能提升“展翅行动”,鼓励和引导企业自主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在职职工的岗位转换能力;调整补贴政策,将58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补贴范围,缴纳失业保险期限由3年缩短为1年。截至10月底,全市共为3.56万名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5794.25万元,是去年的3倍多。
探索组建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通过搭建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师资调配、科研创新等“五统一”平台,让企业直接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训模式等办学决策,着力解决县级技工学校招生生存困难、技工院校专业教师短缺、实训设备投入不足、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等“四大难题”,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求、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10月30日举行了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于成立大会,首批22所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129家企业加入集团。
“降返补”上下功夫
稳企稳岗稳就业
稳就业关键在于稳企业。市人社局在“降、返、补”三个字上下功夫,稳企稳岗稳就业。
“降”,就是落实降低社保费率政策。自今年5月1日起,将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由18%降至16%,并将工伤、失业保险阶段性降费政策延长至明年4月30日,截至9月底,3项保险已累计降费6.43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返”,就是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加大援企稳岗的力度。今年,调整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补贴范围扩大到一般参保企业、去产能企业、十强产业企业、暂时经营困难企业等四类企业,为417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5549.07万元,惠及职工18.02万人。8月9日,《山东省新闻联播》对济宁市稳岗返还工作作了报道。
“补”,就是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就业创业补贴。截至10月底,全市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1.44亿元。对面临融资难题的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贷款贴息,推行与经办银行联合办公模式,实行一站式办理,全市发放贷款10.58亿元、同比增加72.3%,给予贷款贴息2369万元。
构建精准化服务体系
应对规模性集中失业风险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矿权退出共涉及济宁市4家煤矿、职工5862人,退养核心区涉及6个乡镇的5624户渔湖民。市人社局成立工作专班,构建起“培训提能力、招聘搭平台、服务助就业”的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
分类实施技能培训,充分掌握市场用工需求和职工、群众意愿,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分批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目前已培训职工和渔湖民2215人。上门组织专场招聘,组织用工企业送岗到镇到矿专场招聘活动2场,为矿权退出企业职工和退养渔湖民搭建求职平台,提供岗位2000多个。精准提供跟踪服务,针对矿权退出企业职工和退养渔湖民求职需求,在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专门窗口,接受就业创业政策咨询,通过微信、短信等向职工、群众和企业双向精准推送信息,实现“精准匹配”。现已分流或已明确分流安置去向职工833人,南四湖矿权退出企业职工和退养渔湖民安置分流工作稳妥有序,未出现大规模集中失业现象,维护了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济人研)
新闻推荐
近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学术大会在济南举行。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技术团队投稿数量在医疗机...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