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报济宁讯(记者祝超群通讯员张美荣蒋兴龙)11月17日下午5点,距下午放学时间已过去半小时,济宁市兖州区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孩子们的读书时、欢笑声依然不断。原来,兖州区实验小学有个“四点半课堂”,放学后的部分孩子们又开课了。课程设置丰富多彩,兴趣班和社团众多,持续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四点半课堂”很受孩子们喜欢。
“在家里学,总想着看电视,在学校里有老师监督,我的学习和做作业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兖州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吴逸妙说,“在学校里写作业,有老师在旁边给讲解,在家里做作业不会的题,爸妈有时候也无能为力。自从参加了课后辅导,晚上不用再做作业了,反而觉得轻松了很多。”
在兖州,由于学生放学时间要比家长下班时间早,放学接送、课业辅导成了很多家长最为头疼的事,这也为非法办学和有偿补课提供了空间。为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兖州区按照“立足需求、积极服务、家长自愿、学校受托”的原则,延伸教育服务范围,积极开展课后服务,着重办好“四点半课堂”。
在兖州区实验小学,学生们放学后,可以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各科作业。而随后开展的足球、舞蹈、器乐、轮滑等社团活动和兴趣班,更是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学校的这种社团活动拓宽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核心素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晏广生说。
“自从参加了学校的课后辅导,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回到家作业基本上就做完了,我们陪孩子读读书、散散步,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学生家长唐磊说,“学校‘四点半课堂’开设了很多的兴趣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照单点菜’,很贴心。”
随着课后服务的深入开展,兖州区各学校也在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上进行着新的探索,通过实行“推迟入校+午间配餐+课后服务”综合改革,探索出了“作业辅导+课后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目前,兖州区12所学校相继实施课后服务活动,参与学生1万余人,达到在校学生的50%,这一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
“当前兖州区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我们把开展好‘课后服务’作为服务群众、履行宗旨意识的一个重要措施来推广。通过服务,解决了部分家庭接送孩子和作业辅导的难题,消除了孩子上‘小饭桌’接送点的安全问题,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兖州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孔凡涛说。
新闻推荐
近日,市人社局举办首届济宁市技工院校“经典杯”传统文化大赛。来自全市12所技工院校的45名选手参加了预赛,选手们针对儒家...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