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任城讯(通讯员周广慧)“过去有事找干部难,现在可好了,市里区里的干部天天和俺们在一块,帮助致富解难事,俺老百姓就欢迎这样的干部。”这是笔者近日下村听农民们讲述最多的话。自开展驻村服务工作以来,唐口街道乡村振兴服务队切实以服务为抓手,着力为群众办事难 、解难题,因村施策抓经济,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工作整体发展。
唐口街道乡村振兴服务队10名队员分别派驻张寨、门街、常户等15个村帮扶后,全体第一书记和服务队员们带着政策、带着责任、带着项目、带着感情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突出一个“传”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服务队除采取召开群众会、恳谈会等形式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弘扬礼让谦和的传统美德,摒弃等靠要等思想外,还利用单位职能优势开展普法宣传、化解矛盾纠纷及法律服务活动,对有涉法涉诉需求群众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对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积极协调市、区司法援助部门为他们开展法律援助。截至目前,驻村服务队共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1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50件,代写法律文书9件,争取法律援助5件,有效维护了基层和谐稳定,形成了健康和谐的良好发展氛围;突出一个“帮”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市、区两级服务队干部按照驻村帮扶解难题的要求,着眼“小事”,聚焦难题,扎实抓好水、电、路等惠民项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7余件,办理好事实事120余件,协调推进项目建设17个。同时,为立足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突出一个“带”字,带领发展产业。为进一步拓展驻村群众增收渠道,市城市管理局倾力帮助张寨村发展簸箕柳种植产业,先后协调联系有意愿到张寨村投资兴业的企业和个体老板考察项目,成立了济宁神农外贸有限公司,通过种植、加工、外销等渠道,全村1600余亩簸箕柳喜获丰收,今年销售量预计突破4800余吨,收入670余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胜男通讯员赵彤周末时亲朋好友聚会,孩子也跟着一起撒欢,然而作为家长,却不能掉以轻心,不然一个不留神,孩子就可能找...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