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长寿泉位于长寿桥北150米无极庙山门东、西溪西岸,又名天神泉。山岩裂隙水由此流出而成泉,自古为山民和竹林寺僧人饮用水源。
无极庙为民国十三年(1924年)兖州镇守使张培荣用其夫人侯氏的寿金创建,其庙址原为竹林寺的一部分。庙为全石结构,1985年整修。所谓无极,古代哲学中认为是形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创建百丈崖长寿桥碑记》载:张培荣夫人曾梦见圣母在黑龙潭东百丈崖上显像,于是便在显像处建长寿桥,并封其夫人为“无极真人”。竹林寺创建年代无考,唐时已颇有名气。历史上的竹林寺是一处有很大影响的北方佛教重地,为禅宗之临济宗在山东的十方丛林,高僧辈出。至新中国成立,寺庙踪迹全无,只剩青竹万竿,于2000年重修。
西溪长寿泉之所以得名“长寿泉”,不仅仅是因为此泉在长寿桥附近,主要是泉水清澈甘甜,口感清醇,传说具有医治百病、延年益寿之功效。
围绕着长寿泉,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有个女子名唤茶妹,自幼体弱多病,嫁人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吃饭不香,睡觉不甜,胃疼腹泻,四肢无力,腰腿酸痛,还患有不孕症。走了多家医院,吃了无数中药、西药均不见好转。她疼痛难忍之时,瞒着家人到黑龙潭寻死,忽然看到路边石头旁有一汪清泉正泛着水花。茶妹如见救命之水,趴在石头上低头狂饮,胃竟然不疼了,而且感到神清气爽。丈夫半信半疑,就带上水桶、水杯,和茶妹再次上山寻找,可是沿着大众桥一路上行,却看不到清泉了。二人不死心,继续上行,过了黑龙潭又过了长寿桥,一直走到无极庙,才看见那汪闪亮发光的水泉。小两口认为这是碧霞元君襄助,每天一早或者晚饭后都要去提两桶山水用来做饭冲茶。从此,茶妹胃不痛了,也不腹泻了,睡眠好转,饮食增加。一年以后,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出生。这一变化引起了左邻右舍的注意,一传十、十传百,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上山取水的队伍。
现长寿泉泉脉仍旺,有几个出水口,日出水量8—10立方米,已建保护围池,并埋设水管,为市民常年取水处。泉出水口上有“长寿泉”“云水泉”泉名石刻。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李勇魏思源)“现在网上办理真是比之前快多了,不仅办理业务流程简化了,而且不需要任何纸质材料,真是太方便了...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