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济宁高新区王因镇后岗村成立了一支“党员先锋队”,他们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春节期间24小时待命。爱心捐赠、上街巡查、喷洒药剂、分包到户,处处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
今年44岁的颛孙友兵是一位老党员,疫情爆发后,他一直心忧家乡的父老乡亲,春节前夕他赶回后岗村加入了“党员先锋队”,还向村里捐赠了5箱上海药皂。
“疫情当前,我有一些超市、商场的客户都反映药皂卖光了、断货了,我这里还有一些库存,就想着捐赠给村民。”颛孙友兵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种时刻应该心里有群众,“没有大家,哪有小家”。村里的爱心捐赠,自此就没有停过。受颛孙友兵义举的感染,冯贞权、李科、王洪坤等村民也纷纷慷慨解囊,所赠物资均由村委会统一发放。
引导群众回家做好消毒防疫、帮助村干部管理出入口监测监控、向群众发放消毒物品和宣传单页……从大年三十开始,后岗村的党员先锋队一直“在线”,二十多位党员义务上岗。
据村支书张明武介绍,全村共有12名武汉回村人员,每两名党员包保一户外来人员,实行24小时观察值守。针对初一拜年的传统习俗,村里的党员全部上街,劝说大家不要走街串门。经过他们的努力,外来人员已有3名脱离观察期,其余9名情况也很稳定,无一例村民被感染。
这些天来,党员们利用村里的微信群向几百号村民统一发送信息,收到不错的反响。“以前通知件事儿,还需要电话或上门拜访;现在在群里一说,大伙都会响应,还减少了串门可能带来的感染风险。”张明武看在眼里,喜在眉梢。一开始只是党员干部转发疫情相关信息,教大家如何防范;可到了后来,村民们自觉加入了发言的行列,主动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集体讨论的浓厚氛围。
在高新区,像后岗村这样过硬的“党员先锋队”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将“为人民服务”落到了实处,也落在了群众的心坎上。
(本报记者 陈曦 摄影记者 董绍进 )
新闻推荐
石光亮在全市疫情防控调度 视频会议上强调 全力以赴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本报济宁1月27日讯(记者唐修岳)今天下午,在收听收看了国家和全省疫情防控调度视频会议后,济宁市接续召开全市疫情防控调度视...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