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柳通讯员陈文强赵安宁王海锋
近日,在兖州区漕河镇乡村振兴曹庄片区的西曹村,村党支部一班人正在大豆田里查看作物长势。“这片地里种植的大豆品种是南农47号,今年的长势很好,肯定会大丰收!”村党支部书记韩文涛说。
去年以来,西曹村流转土地1100多亩,打造了大豆、小麦等优质粮种培育基地800多亩,引进牛蒡种植项目。同时,对于没有流转的土地,积极引导村民种植良种小麦,每亩实现增收100多元。产业发展带来农业增效,村民和集体收入大幅增加,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每年仅靠在地里打工就可获得5000元收入。”正在大豆田里打工的村民吴长福说。
在西曹村的带动下,附近村庄都在积极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建设。眼下,西曹村与尚庄村共同投资40万元,合作建设的两座冬暖大棚正在施工中。漕河镇以西曹村为中心,打造漕河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曹庄片区。片区辐射周边前曹村、华厂村、东厂村等多个村庄,土地面积超过8000亩。该片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遂步探索形成了以瓜果蔬菜生产、优质良种培育等特色农业生产为主的发展模式。近年来,兖州区漕河镇紧抓乡村振兴机遇,以示范项目创建为突破,以土地流转为支撑,以“双基”建设为保障,全面推动“五大振兴”落地生根。其中,漕河镇管口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克服不利条件,联农户、联技术、联市场、联社会资本,高标准打造强村富民产业,走出了一条“一引四联双受益”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为了发挥管口村的示范带动作用,漕河镇将全镇31个村划分为西、中、东三个片区,每个片区明确一至两个重点村,示范带动其他村连片抱团发展。西部以管口为中心,建设高效现代农业片区;中部以漕河村为中心,发展农产品交易、现代服务业;东部以西曹、东曹等村为重点,发展甜瓜、牛蒡、大棚瓜果蔬菜等特色种植。今年,漕河镇在管口片区继续加快实施大棚特色种植项目,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葡萄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良种繁育区、商品粮种植区、综合实验区、有机肥生产区,形成了“一园六区”的万亩产业布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伟栋昨日,由市创城办、团市委主办的创建文明城市青年志愿者集中活动月启动仪式在文化广场举行。活动现场,济宁市...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