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宁 今日泗水 今日汶上 今日嘉祥 今日金乡 今日鱼台 今日微山 今日邹城 今日曲阜 今日梁山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今日济宁 > 正文

杜素珍:孝心不改,照料婆婆感动乡邻 婆婆的痛 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来源:济宁晚报 2021-01-06 08:2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万德龙

“她心眼好,当选好媳妇,我们都服气。”“要不是她,这个家早完了!”在兖州区颜店镇前海村的“好媳妇、好婆婆”表彰大会散场后,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感想,而大家对当选的好媳妇杜素珍无不赞赏有加。杜素珍嫁到前海村已经10年时间,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年纪轻轻的杜素珍独自挑起照顾家人的重担。

祸不单行她身患重疾的同时婆婆又查出重病

“糖尿病家族史”是杜素珍心上永远的伤疤。在查出这项遗传病后,她与前夫的婚姻土崩瓦解,还背上了长年吃药打针的沉重包袱。2008年,杜素珍从菏泽嫁到了颜店镇前海村。“婆婆和丈夫知道我的病,但他们都不嫌弃我,我特别感激。”杜素珍说,第二次婚姻开启了她幸福的人生时光。

2015年5月,杜素珍感到看东西十分模糊,眼前雾蒙蒙一片,有时甚至伴有血水,视力一度下降至0.01。到医院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发白内障。“不能做剧烈运动,连猛起猛蹲都不行,否则晶体容易脱落。”杜素珍平静地说。医生已经将最坏的结果告知了她:“病只会越来越重,钱只会越花越多”。住院并接受手术后,她的视力勉强恢复到左眼0.3、右眼0.06的水平。“不能洗头和洗脸,眼睛里只要进了一点点水就疼得受不了,我都是拿湿毛巾轻轻擦。”祸不单行,在她接受治疗的日子里,73岁的婆婆又被查出食道癌。

考虑到婆婆年岁已高,身体承受能力较弱。一家人商量后,一致同意对婆婆采取保守治疗,由丈夫的大姐和杜素珍轮流陪护。除此之外,杜素珍还要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一切,对于行动不便、无法长时间活动的她都是个艰难的挑战。在一周需要放疗5天的密集频率下,婆婆的身上开始奇痒难耐,出现了大片红斑。婆婆的痛苦杜素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为婆婆买来了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每天细心为婆婆擦防护剂2至3次。有时婆婆胡思乱想,不愿配合治疗,她就体贴开导,说一些高兴的事情让婆婆心情愉悦。

不能放弃她每天六点起床为婆婆做早饭

家里人一度因为高额的医药费有些退缩,但杜素珍还是坚持让婆婆接受治疗,“钱不够了我再想办法,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为了婆婆,杜素珍甚至不惜从自己娘家拿钱来补贴家用。在她的努力下,婆婆的身体终于有了起色,这也让全家人看到了希望。

婆婆出院后,杜素珍把家里盖的新房收拾干净,让给了婆婆住。因为婆婆还处在康复期,不能下床,她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做早饭,端到婆婆床前。由于身体原因,杜素珍不能吃米饭、面食等含淀粉的食物,所以每次伺候完婆婆吃饭,她还要回厨房用秤量着重新做早饭,一天下来得做好几顿,她几乎泡在厨房里。

丈夫的哥哥50多岁了,因为精神状态不太好,一直没结过婚,和婆婆同住。杜素珍每次去的时候都会帮婆婆和哥哥把衣服洗干净晾晒好。2018年3月的一天,婆婆不小心滑倒,脸部擦伤、颈椎扭伤。这时杜素珍刚打上一针胰岛素,还没吃任何东西,听到消息后心急如焚地骑三轮车将婆婆带到村卫生室。刚下车,她就出现低血糖休克症状,经过治疗醒来后,第一句话便是先问婆婆怎么样了。每当邻居们提起这件事,杜素珍总是腼腆地说:“女儿照顾父母是应该的。”

新闻推荐

新的一年从健康开始 1月份疾病预防指南请收好

本报记者苏茜茜通讯员鲁希茜1月是一年中比较寒冷的时节,室外温度低,人们主要集中在室内活动,各类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加。市疾...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杜素珍:孝心不改,照料婆婆感动乡邻 婆婆的痛 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