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帆
又到年关,市民们开始忙年,但疫情一日不解除,防控一刻不放松。面对近期国内多地出现的散发、聚集性疫情,济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按照“一稳皆稳、一失皆失”的原则,坚持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依然奋战在社区和村的抗“疫”一线,守护着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发挥“哨点”作用
从严从实抓好防控入口关
“您好,还请出示下您的健康码,配合测下体温……” 在任城区开泰花园社区门口,在社区防疫人员的示意下,车主停车放下车窗,防疫人员手持枪式温度计,核实身份信息,对车主和随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经过检测两人体温均正常,随即放行进入小区。整个过程,车主及随行人员很配合。而这样的动作,这样的提醒,近一个时期以来每天都要重复几百次……
“开泰花园社区是开放式的老旧小区,有1.7万余人,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强。” 社区疫情防控分管负责人刘溪说,“防控就是责任,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及早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30名党员、3个党小组、8个防控小分队,分包83栋居民楼,坚守3个党员先锋岗,第一时间形成了‘社区党委+党小组+党员劝导岗’三级网格化全覆盖体系,积极发挥社区疫情防控\‘探头’和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有效织密织牢社区防控网。”
随着春节的临近,人员流动性加大,人流物流增大,疫情传播风险加剧,济宁市及时起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社区(村)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要求所有社区(村)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从严从实抓好社区(村)防控入口关。全面恢复疫情防控检查岗,严格执行绿码通行制度,严密落实小区入口“测温+扫码”,对进入人员(包括司乘人员)落实测温、查验健康码,对外来人员核验行程、登记信息。针对当前农村防控基础薄弱、防控责任大、任务重情况,1月9日,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加严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健全完善镇村防控体系,做好重点人员排查、居家观察人员“三包一”管控(每名居家观察人员要由一名村干部、一名医务人员、一名亲属或近邻就近落实包保责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等工作。依靠群众监督,建立防疫线索征集制度,实现群防群控、严防严控。目前,全市已恢复社区、小区、村疫情检查岗7105个。
畅通“末梢神经”
精细化规范化开展摸排管理
“临近春节,返乡人员增多,大家谁家里要是有济宁以外的地方人员来要积极主动和社区联系汇报。” 最近一段时间,阜桥街道粉莲街社区核桃园小区纺织局宿舍的赵广福每天都在小区门口进行防疫知识的宣传,并利用对辖区居民熟悉的优势,积极协助工作人员做好排查登记等工作。
“为畅通防控‘末梢神经’,我们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广泛动员,组织社区党员、居民代表、优秀楼长组成志愿者队伍,发挥红色物业和业委会的作用,全面对接好辖区单位、企业,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粉莲街社区党委书记徐敬东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社区摸清热心志愿者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何特长,精心组织好防控值守岗、巡查劝导岗、宣传教育岗、居家隔离服务岗、人员信息摸排岗等群防群治志愿者队伍投入抗击一线。”
重点地区来济人员、外地返济人员摸排管理是否到位,关系到外防输入是否严密。济宁市编制下发《济宁市社区(村)“六统一”疫情防控指南》,统一社区(村)检查岗、疫情防控宣传通告、外来人员信息登记表、重点地区来人摸排信息表、非重点地区返乡人员信息登记表等,完善细化社区(村)疫情防控措施。组织发动社区(村)党员干部、辅警、民警、网格员、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来济返济人员,采取登门拜访、逐户核查、随访排查等方式,逐人逐户落实措施,建立信息台账,准确掌握人员信息,确保全部纳入当地疫情指挥部防控体系。同时,对外地返济人员,重点是返乡大中专院校学生、省外务工返乡人员、外地从事冷链行业入济返济人员,通过发放明白纸、张贴宣传通告、微信群告知、大小喇叭广播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居民主动报备返乡人员信息,建立数据台账,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防止出现失控漏管。
此外,济宁市按照“立足于有、关口前移”的防控要求,指导县市区借鉴网格化管理模式,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格,最大限度消除社区(村)防控风险隐患。按照“五有三严”标准,各镇街、社区(村)均已制定疫情防控指南,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健全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组建了疫情防控机动队伍。目前,全市共建立社区防控队伍21414个、85142人。划分绘制了三级疫情防控网格分布图、全员核酸检测点分布网格,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将疫情防控、重点人群监管的触角延伸到镇街、村居,到户到人,确保排查靶向出击,监管责任落细落实。
“多渠道广发声”
深入开展防护宣传引导
“今冬明春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这几天,兖州区新兖镇刘村的“大喇叭”时常向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宣传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和最新要求。
刘村村支部书记李刚告诉记者:“为有效应对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我们在做好日常测温扫码、摸排消杀的基础上,重点从宣传工作入手,提升居民自我防范意识,利用布幅、村居喇叭等方式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科学正确洗手。今年以来全村共张贴防疫宣传通告50张、悬挂防疫宣传布幅20幅。”
面对当前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济宁市组织社区(村)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利用辖区内LED大屏幕、标语横幅、广告宣传栏、村居广播(大喇叭)、手机微信、张贴发放“明白纸”等载体与形式,深入开展疫情政策引导与宣传,提高群众对疫情的警惕性,引导群众自觉落实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个人防护措施,动员广大群众减少节假日外出及聚会活动。今年以来,已在户外广告牌、LED屏幕滚动播放相关防护标语累计38.7万次,张贴宣传通告、条幅、标语12.4万幅,发放宣传明白纸96.6万张。
党员、志愿者、村干部、网格员……依靠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一座座战“疫”堡垒已经筑就,他们用自己的暖心服务和责任担当,守护着居民们的健康安全。一个个社区(村)连接成了疫情防控网络,每一个社区(村)都是一个关键节点,也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最有效的防线。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同行,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让防控之网无懈可击,就能筑起战“疫”的铜墙铁壁,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新闻推荐
□记者王浩奇报道本报济宁讯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向济宁市委、市政府发来喜报,祝贺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污染防治攻坚...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