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斐
本报通讯员张扬
2020年,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了上下游市场,但济宁市金泰利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仍获得年收入1.2亿元的“战绩”,上缴各项税金1200万元,比上一年度营业额增加28%,利税增加30%,为鱼台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济宁市金泰利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工产品民营企业,总经理张波带领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坚持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打造出一家独具特色的绿色环保化工企业,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为把公司做大做强,成为行业的标杆,张波审时度势,根据邻氯苯胺领域产业发展情况,2019年10月开始在对邻氯苯胺油水分离工艺进行技改的基础上,开发出先进的邻氯苯胺油水分离工艺,并于2019年12月获得相关专利“一种油水两相自动分离器”,于2020年1月制作了新的油水两相自动分离装置,并用于邻氯苯胺生产中需要进行油水分离的工序,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公司内部对邻氯苯胺和水的分离工艺进行了评估,效果达到预期,该技术应用后邻氯苯胺生产装置为全球最大的邻氯苯胺生产装置。在此基础之上又对聚氨酯生产过程中的添加剂MOCA(橡胶硫化剂)生产工艺进行研发,并于2020年制作了新的莫卡生产工艺装置,在2020年12月获得试生产批准,产出产品达到并超过市场普遍标准。
2019年1月份,公司成立党支部,张波任党支部书记,以第一责任人履行工作职责,团结公司班子,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立足企业实际,认真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各项措施,不断改进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取得良好成效,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被评为“百千万提升工程”市级重点培养党支部,荣获“六好党支部”、“五星示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在上下游市场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张波积极领导成立以金泰利华党支部党员为首的防疫小组,制定防疫预案,积极组织全厂员工进行全员防疫,群防群守,在确保防疫人员健康前提下,积极的配合县、园区关于企业的复产复工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公司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实现复工复产。面对疫情下市场的冲击,公司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与南化等科研院所高校进行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先后完成多项技改及研发项目成果。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张凤艳谢添)5月10日,济宁市金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9710”贸易方式申报出口的一批机械设备通关出境,这是...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