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秦洪飞)今年以来,兖州区酒仙桥街道全面推行网化区融合治理模式基础之上,牢树“党建引领、网化区连心、网格协同、多方发力”理念,在网格党建上做文章,打造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品牌。
组织向末梢延伸,筑牢家门口的红色堡垒。建立“街道党工委统筹-网区党总支指导-村(社区)党组织主导-小区党支部参与”四级党建联建责任网络,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优化共建阵地。因地制宜让党建阵地在网格“遍地开花”,精心打造“党建·家”、红色驿站、居民会客厅等小微阵地,就地就近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利用“灯塔大课堂”搭建活动平台,网区普遍建立党建微信群,村居广泛利用为民微信群征求民意,以“网区+网格”精准快速定位群众诉求,让“民生微实事”落实落地,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
队伍向专业升级,打造懂民心的红色管家。严把书记人选关,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中选出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当家人,从“好人”中选“能人”,坚持政治标准第一位。常态化开展党课培训班、头雁讲堂等活动,让书记知道为了谁而干、干什么、如何干到百姓心窝里,切实发挥带头作用。同时,依托街道党校教学基地,打造专业人才培育平台。邀请学者专家聚焦社区精细化管理、社区安全隐患排查等开展培训,提升培训精准度和实用度。
资源向网格倾斜,凝聚超硬核的红色力量。探索社区“大工委”。纵向上,通过小区党支部把不同类型的党员“网”进网格、全面“兜”底,形成对居民党员实行“直管”、退休党员实行“接管”、流动党员实行“参管”的社区党员管理体系。横向上,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将“红色物业”、义工组织等社会组织吸纳进来,延伸党在社区的“触角”,把党组织建在社区工作的“神经末梢”上,打造“群众吹哨、网格报到、精准行动”品牌亮点。赋能扩充网格力量。实行机关干部包保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机关党员干部结对报到活动,在创城、疫情防控、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行动中与网格员战斗在一起,为网格队伍赋能蓄力。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5月12日讯(通讯员王金山)5月9日至12日,市老年人持杖健步走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举行,全市各县市区老体协、市徒步协...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