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办市社科规划课题发布会。自2013年济宁市实施社科规划项目以来,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开展项目的选题、申报、评审和立项、中期管理、验收和结题等业务工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8年来,共有525项课题获得结项,起到了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今年,社科规划项目工作遵循三个原则。“宽进严出”原则。为保护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繁荣发展市社科工作,对项目申报立项数量比例适当提高,由2020年的60%提高到今年的70%。同时,加强项目的中期管理和成果鉴定,严把验收、结题关,维护社科规划项目作为市级规划项目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优化社科规划项目的选题、申报、立项、中期管理、成果鉴定、结项等重要流程,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个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接受社会方方面面的监督。同时,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纪律,用纪律规定、用制度增强社科规划项目工作的刚性约束,保证公平、公正、公开,贯穿工作的各个环节。注重创新的原则。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今年社科规划项目实施重大改革创新,设立了重大应用对策研究专项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暨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专项。
今年社科立项的一个重大创新是突出重大应用对策研究,在社科规划课题中设立“重大应用对策课题研究专项”。这项创新工作主要以建立社科研究与中心工作对接机制为重点,围绕济宁市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建立研究课题多部门会商机制,针对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重点和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分析会商研究内容,列出重大研究课题清单。今年圈定了《关于聚力突破文化强市研究》等6项重大应用对策研究专题项目。
今年3月19日,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度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列出79个指导性题目进入2021年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指南,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旅游、新闻传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文学等多个学科。4月份市社科规划办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评审工作,经过课题专家组匿名评审、公示等程序,共确定立项课题155项,其中《关于聚力突破文化强市研究》等6项申报项目为重大应用对策研究专题项目,《济宁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支持数字强市建设研究》等29项申报项目为资助项目(重点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路径研究》等120项申报项目为自筹项目(一般项目)。
(本报记者万德龙)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朱超杨福海“老师,请看,我拔的这个油菜是最大最好的。”在“守拙园”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拿着自己采摘的蔬菜向老师...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