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斐本报通讯员扈可可
“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这是济宁碳素人的座右铭,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原动力。
近年来,济宁碳素集团在董事长李长安的带领下,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发展主线,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不断壮大企业发展新动能,推动企业加快向研发型、科技型、品牌型发展方向快速转型升级,闯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开创了碳素行业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济宁碳素集团始建于1987年,是中国最早生产预焙阳极的企业之一,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商品阳极行业居于领军地位。主导产品预焙阳极产能50万吨、煤焦油加工产能60万吨,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名牌产品”。
在李长安的倡导下,集团技术团队以延长预焙阳极在电解槽中的使用时间为突破口,大力研发添加剂技术,推动传统产品换代升级。经过艰苦的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家低消耗阳极产品。该产品比同规格阳极在电解槽中多使用一天,吨铝碳耗降低15千克以上。该产品相继在魏桥铝电、东方希望铝业、阿坝铝厂、南平铝厂等国内大型铝厂进行工业化试验,使用效果十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获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产品质量的提高也获得了国外客户的青睐,集团相继与美国铝业、俄罗斯铝业等世界铝业巨头建立了合作关系,年出口量达到20万吨以上,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以上。2018年、2019年连续荣获世界铝业巨头——美国铝业全球最佳供应商奖殊荣,引发行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
在传统产品取得突破之后,李长安又将目光锁定在绿色可降解塑料这一新兴行业上。在世界范围内,绿色可降解循环使用的新型塑料原料,仍然是困扰科学家的一大难题。在李长安董事长的有力支撑下,集团技术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研发,对生产绿色、可降解、循环使用的新型塑料原料的研究已经有了新的突破。该种新材料具有可热解性,热稳定性,可循环使用,产品成本低等众多优点。并且是碳素集团萘系产业链的延伸产品,无论在工艺技术还是生产成本上都具有显著优势,现已取得一项相关发明专利授权。截至目前,以六氢苯酐为原料,通过进一步加氢反应,制取六氢苯肽,以六氢苯肽单体获得可降解塑料的工艺技术,国内外尚无先例,碳素集团研发该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具备极大市场潜力。
李长安表示,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碳素集团将秉持创新精神,坚守实体经济,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提高精准制造能力和精细管理能力,进一步拓展发展新空间,激发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为济宁市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机构编码:B0004S337080051许可证流水号:00703298业务范围:许可该机构经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