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自2020年8月7日起向社会免费开放24处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地以来 ,提供车位 1300 多个 ,累计停车37.5万车次, 有效缓解了城区停车压力,为广大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获得无数车主的认可与点赞。当前,“停车之痛”已成为城市通病。下班回家抢车位、假期出游抢车位,“走到哪抢到哪”已经成为有车一族的“必备技能”和一大烦心事。任城区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有效缓解城区停车压力,对外开放共享车位,实行错时共享停车,盘活闲置的停车资源,有助于附近居民解决停车难题。
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是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和解决的民生问题。任城区推出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位”措施,可以说是一次创新的尝试,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路径。机关、事业单位配套的停车位,一般都比较充足,在工作时间满足工作人员停车后,尚有少量剩余停车位。然而,在非工作时间和双休日,偌大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大院里往往只停放了几辆车,许多停车位空闲着,造成了很大的停车位资源的浪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机关和事业单位附近的公共停车位严重稀缺,市民常常找不到停车的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对外开放,一方面,市民前来机关、事业单位办事,可以将车停放在“共享停车位”,大大方便了办事市民,解决了他们到处找车位的烦恼。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位”在正常工作日的19:00至次日 7:30,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全天开放,既避免了停车位资源闲置浪费,又能减轻整个城市公共停车位不足的压力,做到了资源共享,方便群众,也为政府形象加分,不仅缩短了群众与机关单位的距离感,也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共享停车位要设好,更要用好。共享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模式,“共享停车位”是对城市停车位供给的一个创新。任城区共享车位的确是一项惠民之举。首先是增加停车位的社会供给,供给总量增加,供求矛盾自然缓解。中国变成一个汽车社会是很突然、很迅猛的,汽车保有量、每年增量都很大,由此带来停车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多人买车时想像着拥有私车带来的各种便捷,但出门时一想到停车难,开不开车就变得十分纠结。有时候开车出门,找停车位要耗费很长时间。拿出存量停车位让社会共享,可谓另辟蹊径、别开生面。要看到,对停车位开放方而言,共享停车增加了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的频次,不仅增加了安全隐患,也增加了管理费用。因此,建立和完善共享停车资源平台,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车位使用约束机制,明确在共享停车过程中发生车辆损坏、被盗、久停不走等问题的责任归属和赔付问题,为解决各种矛盾建立规则。唯有强化管理,做好共享停车的“后半篇文章”,才能让这一好做法行稳致远。
“共享停车位”向民众敞开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大门,将闲置的停车位让“位”于民,不仅缓解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也树立了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亲民的良好社会形象。任城区通过创新为民服务方式,以机关事业单位免费错时停车和解决群众停车需求为切入点,做到资源共享与服务民生相结合,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期待共享车位能够最大程度地破解济宁市核心区域停车难的困局,让民众能够更加便捷、舒心地共享停车资源。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胜男通讯员王丽萍日前,仙营街道东红庙社区邮电新苑网格员带着萌夫子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进行了一场航天探秘活...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