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法院创新设立“金融巡回法庭”,大力解决城区涉金融纠纷相关案件,进一步优化城区营商环境。
创新模式破解万难。金融巡回法庭创新派驻模式。2017年3月,任城区法院在济宁农商银行资产经营中心设立了全市首家金融巡回审判法庭,2019年4月根据工作需要,法庭改为金融诉讼服务站,改派3个审判团队入驻服务站,主要负责全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立案、保全、审理、执行工作,并对金融案件开展类案集约化审理,大大方便了当事人诉讼。一方面,金融诉讼服务站提供“立案、保全、审判、执行”一站式服务,方便银行作为原告方诉讼,不用东奔西走,不用各个窗口、各个庭室、各个部门的奔波,切实做到了“进一个门办完所有事”。另一方面,也为被告提供了便利,只需开庭一次就可全部解决所有案件,实现了对金融案件的专业化、集约化、精细化司法服务,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权益得以实现,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助力。
繁简分流有的放矢。在运行机制上,推行繁简分流,提高服务精准度。服务站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晰的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98%以上,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达到33%,平均办案用时22天。推行高效送达,提高了办案效率。通过电话送达、实地送达、公告送达、公证送达等“多方式同时送达”,提升送达效率;同时充分发挥金融系统强大的清收队伍的力量和完善的信贷网络体系,大大提高了送达效率和送达成功率。推行快速保全,提高了诉讼保全效率。特别是设立专门的诉讼保全团队,专人负责查控中心,查控力度较大,很多案件在开庭前案件款就全部保全到位。
踔厉奋发提质增效。在办案结果上,着力化解矛盾纠纷。3个审判团队积极推行集约化审判机制,对涉及同一金融机构且案情相似的批量案件,集中开庭、集中宣判,特别是五户联保、十户联保、多户联保的案件,实现一次开庭所有案件均结案的效果,既节约了开庭时间,还提高了结案率,同时还为当事人节约了时间,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去年6月,服务站使用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以来,系统化繁为简、操作便捷,将文字识别、语义分析、信息回填等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法院业务。大部分数据可以实现全面共享、自动回填,大大减少了法官的事务性工作,缩短了办案周期,提高了办案效率。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均可在网上自动生成,从而把法官从繁重的文书制作中解脱出来,全身心的投入到审判工作中去,确保了质量和效率。加大调解力度,诉前安排熟稔金融纠纷的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诉讼中,从情、理、法多角度引导调解,在认真查清案情的基础上,对案件事实、争议焦点、适用法律做到心中有数,并结合具体案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当事人讲解国家政策及有关法律,最大力度化解矛盾纠纷。
以案释法深入基层。在法企联动方面,创新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打造“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即法院提供“立案、审判、保全、执行”四位一体化办案模式,银行提供“诉讼、送达、保全、执行”四位一体化清收模式,与法院各项工作节点相衔接,达到高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在村居联动方面,组织金融审判庭法官深入社区开展调处矛盾、以案释法、法律咨询等活动,围绕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金融热点问题开展法制讲座,将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网格后,老百姓可以通过调解等方式在家门口就化解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金融纠纷,为金融安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讯员李静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胜男通讯员赵彤高考期间,为保证考生正常休息安心备考,任城区公安分局经过周密部署,强化警力配置,多警联动,认真做好...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