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宁 今日泗水 今日汶上 今日嘉祥 今日金乡 今日鱼台 今日微山 今日邹城 今日曲阜 今日梁山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今日曲阜 > 正文

青岛各类学校总量超3300所 两位老教育工作者用亲身经历讲述青岛教育巨变

来源:青岛晚报 2019-09-26 07:01   https://www.yybnet.net/

亲历人邹积经:从二中毕业又回二中当校长

从1948年就读明德小学,到1954年到二中读书,又在毕业之后兜兜转转成为二中的校长,主持二中东迁,邹积经亲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后青岛教育的发展。如今青岛各类学校(含幼儿园)总量已超3300所。

报志愿上初中,邹积经没有太多选择,1949年,青岛解放后,青岛市立第一中学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市立女子中学与校址在大学路(原镇台衙门)的崂山中学合并,校名为“青岛市立第二中学”。1950年秋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刚考入二中初中部,学校还在现在的人民会堂原址上课,到了初三才搬到太平路2号的校区。“学校一进门是一个篮球场,有排球比赛就改成排球场,一有比赛,我们就趴在窗户上看。”学校面积局促,体育用地更是紧张,但学生们的课外活动热情依旧很高,人人在课后都有小组活动。1956年捷克斯洛伐克导演来中国拍摄中国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教育部就推荐了青岛二中的舰船模小组。

1960年,邹积经高三。当时的校长李兴之找到他,问他报考清华还是北大。校长亲自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这在当时的二中并不奇怪。校长带头抓教研,推门听课,带出了风气正、成绩好的队伍。年级第一的邹积经却并没有选清华、北大,因为父辈成分的问题,他读了师范,1965年到四十三中任教。

1984年,青岛市教育局成立师范教育处,邹积经任处长。经过文革浩劫的青岛教育,人才断层严重。实在没有老师,初中生一毕业就开始教书,四十三中一年留下了7个毕业生当老师。师范教育处管12个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学校,是要从教师队伍素质入手,抓紧培养储备人才。“那时候,教小学的达不到中师学历,教初中的达不到大专学历,教高中的达不到大本学历。我们提出了‘三年入门、六年达标’的目标,当老师三年内要开始深造学习,六年里要达到教书育人的标准。”

1984年,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班毕业率、7~15周岁儿童初等教育普及率分别达到99.2%、99.3%、98.2%、99.5%,成为全省率先普及小学教育的地市。

1994年,邹积经回到青岛二中担任校长。回到曾经的校园,他为学校的发展欣喜,也为办学条件的狭小发愁。随着市政府东迁,青岛二中也迎来了动迁建新校的机遇。1999年,新校落成。“学校的空间一下子大了,学生数量翻番,有了各种社团教室和实验室,体育活动更是可以大展拳脚。全省的学校都来参观,接着,各地也开始了学校布局调整。”邹积经整整一年时间住在学校宿舍,抓教学,看晚自习,像他崇敬的老师、校长那样,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亲历人崔洪生:

学生参军响应国防建设

崔洪生1957年进入青岛一中,开始了六年的学习生活。还没进校门,一中为祖国培养人才的氛围就曾让他印象深刻。“抗美援朝,一中大批学生报名参军,光是通过审核,批准入伍的就有近200人。那时候大卡车拉着戴大红花的学生新兵去报到,人们沿着中山路一路欢送。”到了崔洪生上学的时候,一中学子报名参军依旧踊跃,他所在的班级就有3个人进入部队。“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一中为国育人的目标,这些年来没有变过。学生也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联系起来,哪里需要哪里去。一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扎实,我们那个年级去当兵的人里,很多成为了将领。”从曲阜师范毕业之后,崔洪生在农村学校教书,之后回到青岛一中任教师。恢复高考之后,一中许多毕业生报考军事院校。“我们校友参与了第一艘国产航母的建设工作,大家都响应号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数字说话:岛城在校生人数突破170万

70年,青岛的大中小学校和共和国一起走过,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9月,全市教育的“家底”,满打满算只有大学1所、中学15所、小学124所。到2019年,青岛市共拥有小学713所、初中247所,普高72所、中职50所,本科及高职院校25所,幼儿园超过2200所,教职工15.1万人,在校生人数突破170万。

1978-2018年,全市幼儿园由500多所增加到2241所,职业学校由16所增加到64所,普通高校由4所发展到25所,特殊教育学校由3所发展到13所。

1984年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994年比全省规划提前三年半、比全国提前六年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2000年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2001年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阶段。目前青岛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5%、100%、98%,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约4700人,从婴幼儿到老年的终身教育体系正在构建中,“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正在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高等教育事业经过恢复和调整得到了较快发展,经过资源整合组建了新的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高校先后落户岛城,更名后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进一步提升了教育层次。再加之民办高等教育的参入,使得全市高等教育力量更加雄厚。2018年末,青岛市共拥有普通高等院校25所(含民办),比1949年增加了24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39.8万人,是1949年的近400倍,年均增长9.1%。

青岛率先起步发展职业教育,是全国最早发展职业教育的三个城市之一。经过40余年的发展,职业学校已发展到64所,开设专业由最初的17个发展到如今的400余个,学历层次由初中、高中发展到中、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高校上下贯通。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3+4”对口贯通培养和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达到1.37万人,占招生总数的63%。今明两年,全市有望新增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4所高职院校,创下高职建设的“青岛速度”。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赵黎

新闻推荐

感知齐鲁文化 争做传承达人

9月20日至22日,由共青团中央、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共青团山东省委、济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青少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青岛各类学校总量超3300所 两位老教育工作者用亲身经历讲述青岛教育巨变)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