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泗水新闻 > 正文

卢元友:地排车上的“冒尖户”

来源:鲁中晨刊 2018-06-05 01:14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孙菲菲

1981年12月21日,中共莱芜县委、莱芜县人民政府召开多种经营“冒尖队”、劳动致富“冒尖户”表彰大会,表彰100个大队、256个生产队、320户,卢元友是第一批被表彰的“冒尖户”之一。

如今,回忆起被表彰时的情景,卢元友仍然记忆犹新,“其实当时我们家的积蓄还不到1万元,9000元多点,村里有达到标准的,他们都胆小,怕政策再有啥变化,出风头不好。但我不在乎,我的积蓄都是自己凭力气挣回来的,不怕调查,况且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有啥好怕的!”

□记者 孙菲菲

看报了解国家大事是卢元友的日常爱好。记者 孙菲菲 摄

改革

一天劳作挣10个工分

卢元友是方下镇卢家庄人,用他的话说,他们这代人对改革开放最有感触。

“我1966年小学毕业后直接进了果园,给村里推水车,那时候小,没多少力气,干了一年以后又去学校当了一年校工,然后开始‘出夫\’。”卢元友说,以前不管干什么,比如修水渠、收种粮食、修路……都是全民工程,家家户户派人出来,由生产队分配任务,工作一天,记几个工分,这就叫作“出夫”。

“当时我们村有8个生产队,我的工时费算高的,一天10个工分,大约四五毛钱,大部分人一天只有2毛钱的工时费。等到年终决算,生产队也没有收入,方下镇蔬菜种得比较多,就每人发点蔬菜,顶工钱。”卢元友说。

蔬菜分得多,自己吃不了拿到外面卖了行不行?听到这句话,卢元友连连摆手,“那时可不行,集体的蔬菜,个人只能买,不能卖。也有些‘投机倒把\’偷偷卖的,被逮到就充公了。”

180里地的“长途贩运”换来一个处分

聊到此处,卢元友笑着告诉记者,他曾经和3个朋友干过“投机倒把”的事儿。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的生产活动一年忙到头,没有假期,生活很是清苦。卢元友至今仍记得那句顺口溜,“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包子就下手”。枯燥的大集体生活束缚不了年轻人的脑子,他们想方设法地出去偷偷挣钱。

1968年的一天,卢元友和3名朋友按照约定,在半夜里推着4车葱悄悄地出了门。“我们一人推了满满一大木车子葱,得300多斤重,想运出去卖几个钱改善一下生活。”4个人推着1200多斤葱,步行20多个小时,到达离莱芜180里的泗水县,还没来得及贩卖,便被当地的农产品收购站查住。工作人员将所有的葱按照8分钱的价格收购,收入全部充公,还给了4个人“长途贩运”的处分。

“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人家连车子也想没收,我们好说歹说才要回来。”卢元友笑着说,“那个时候的大环境就那样,我们也没啥怨言,只能自认倒霉。”

一辆地排车拉出新生活

1970年,卢元友参加了701大会战,和工友们用一车车的建筑材料,建造起了莱钢焦化厂。

因为年轻力壮、表现出色,1973年,卢元友迎来了人生的转折。这一年,他被安排进嘶马河运输管理站,拉起了地排车,搞起了运输。

能驾驶一辆小毛驴拉的地排车,在过去可是很让人羡慕的工作,收入也可观。“地排子车,毛驴拽,一天挣个十来块”,管理站有近300辆地排车,方下、牛泉、大王庄等所有西部地区的的运输都靠它们。“一天能挣四五块钱,交给大队50%,再除去车辆维修费,自己手里剩下的也没多少。”卢元友说,那份工作非常累,多的一次要拉1000多斤的东西,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深更半夜回不了家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天刚蒙蒙亮我就到大王庄送化肥,那时候路是土路,到处都是坑,车子在半路坏了,等到修好车赶回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但是,卢元友非常知足,“这份工钱比当工人都强,那时候的一级工一天能挣daoruaisao(一元二角五分),二级工一块四毛八,三级工一块七毛六,最高的四级工两块零八分,我们比他们都多。”

在运输站工作的11年里,卢元友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他从不亏待小毛驴,天天饱草饱料,拿毛驴就像待亲人一样,不舍得打一下,处处悉心照料。

一辆小小的地排车,让卢元友的家庭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手上也有了一点积蓄,但人前人后不敢“露富”。“谁家要是有钱成了富农,那可是犯错误,找媳妇都没人敢跟。”卢元友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卢元友回忆,那时候广播里出现了很多新名词,“转移”“新长征”……这对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人来说,神神秘秘又令人期待。“虽然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能感受到政策正在变。”

1979年,农村战线率先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莱芜县5348个生产队中,采取定额记工的2708个,实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的2403个。这对“卢元友们”来说是重大利好,个人荷包迅速地鼓了起来。

政策

一次表彰会,奖励“大金鹿”

据记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人民解放思想,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活跃农村经济。会后一年的时间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振奋精神,艰苦奋斗,战胜了严重干旱和其他自然灾害,农业方面全面丰收,集体和社员收入都有了新的增加,各公社都涌现出了一批“冒尖队”和“冒尖户”。

为了表彰他们的模范事迹,1981年12月21日,中共莱芜县委、莱芜县人民政府召开多种经营“冒尖队”、劳动致富“冒尖户”表彰大会,表彰100个大队、256个生产队、320户。

1981年农历腊月,村干部找到卢元友,说县里要选一批“万元户”,村里准备把他报上去,卢元友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家人却在嘀咕。“出这个风头干啥?村里有比咱有钱的,人家都不出这个头,万一明年政策再变回去,咋办?”卢元友回答:“怕啥,咱的钱都是血汗钱,谁来查也不怕,广播里天天都在鼓励大家解放思想,出门挣钱,这是新形势!”

当年12月21日,表彰大会召开了,中心会场设在了县电影院,15处公社都设立了分会场,共计两万余人参加大会,场面壮观。卢元友被奖励了一张金鹿自行车的购车票。

在那个年代,“大金鹿”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名牌产品,这个奖励之贵重,放到现在来比,不亚于奖励一辆奔驰。村干部将购车票发给卢元友,第二天,他就带着家人赶到供销社,高高兴兴地将“大金鹿”安装起来领回了家。“领回去大家伙那个羡慕啊,天天有人来家里看,按按铃铛,摸摸车把,眼馋得不行。我们自然不舍得骑,摆在家里当‘展览品\’。”卢元友笑着告诉记者,就是这辆“大金鹿”,让思想禁锢的村民们嗅到了春风,也坚定了他拥护政策、解放思想的决心。

幸福

走南闯北,没有遗憾

回忆1978年以前,卢元友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粮食够吃,“啥时候不愁粮食了,那该多好”。改革开放以来,卢元友走南闯北,种过大棚,做过买卖,还当过村干部,带领大家一起致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方下镇的蔬菜种植业初具规模,最热门的是韭菜,“当时外地来的收购车每天最少十几辆,村民们的日子越发好起来。”

卢元友的愿望跟随着时代一直在变,从自来水到免费公交车,从土坯房到大楼房,“我是个知足常乐的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感恩。现在的愿望就是盼着孩子们越来越好,社会还能好到啥程度,就要看他们了。”

如今,孩子们给卢元友在城里买了房子,可他还是喜欢回村里,碰到年轻人,就跟他们聊过去的故事,“过过苦日子的人才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年轻人不要总是不满,我们国家用几十年的时间发展成这样,真是奇迹。不管是我们那个年代,还是现在,只要肯吃苦,脚踏实地,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在孩子们的指导下,卢元友经常上网“冲浪”。记者 孙菲菲 摄

新闻推荐

培训进基地 专家进大棚 泗水县举办赤松茸种植项目推广观摩

本报泗水讯(通讯员鲍清华包庆淼)“崔教授,你看我有四个养鸡棚,现在不养鸡了可以种赤松茸吗?”“崔教授,我没有大棚在林地里可以...

泗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傅本礼同志逝世2018-06-05 09:16
评论:(卢元友:地排车上的“冒尖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