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邹城新闻 > 正文

发挥儒家文化发源地优势,邹城深耕研学游市场 着汉服穿越千年,再现“加笄礼”

来源:齐鲁晚报 2018-11-27 05:31   https://www.yybnet.net/

一纸蝶变只为一城

2018.11.27

星期二

读者热线:

0531-8519370013869196706

研学游体验活动

让“两孟”火热升温

21日清晨,行走在孟庙中,耳熟能详的典故纷至沓来,岁月变迁,千年圣贤孟子却从未被人遗忘。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在“孟母断机处”现场教学点前,讲解员正向游客们讲述“孟母断机”、“孟母三迁”两个小故事。“‘孟母断机’告诫孩子学习应该持之以恒;“孟母三迁”让孩子们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每个点的教学侧重各不相同,讲解员通过声情并茂地讲解,教导孩子从小以圣贤为楷模,在心中埋下“善”的种子。

“来到这里大家满怀敬仰之情,耳熟能详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现场一名游客感慨道。

作为全国青少年研学游基地,“两孟”景区打造了孟母断机处、亚圣殿、孟府大堂和感恩堂4个传统文化知识现场教学点和习儒馆、赐书楼传统礼仪体验点。“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景区内针对青少年免费开放,并相继开展了不同的研学游课程。”三孟管理所所长孟醒介绍,景区开展了“孟子的成长之路”、“孟子的修身之道”、“孟子的浩然之气”、“探寻两孟古树花卉奇观”等4个研学项目,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截至目前,两孟景区接待研学游人次达到8万余人。

恢复古代礼仪表演

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

21日,在邹城孟府亚圣殿前上演了一场古代女子“加笄礼”。精彩的表演,让在场观众接受了一场邹鲁礼乐文化的洗礼。

在古筝、古琴等古典乐器的现场演奏中,邹鲁礼乐团的演员身着汉服依次上台表演,举手投足间流露着礼仪的典雅。女孩经过“三拜”“三加”过后则为成年女子,三次加筓的不同服饰,表明了笄者由朝气蓬勃的少女成长为端庄优雅的女子。

“演出展现了古代的礼仪,体现了邹鲁礼仪之邦的文化内涵,别有一番味道。”自小在孟子故里长大的陈先生看完演出后表示,对故乡的传统文化感到震撼,也更加自豪。

“我们恢复古代礼仪不是目的,让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礼仪走进群众才是价值所在。”邹鲁礼乐团团长米怀志介绍说,乐师运用编钟、笙、竽、鼓、古筝等传统乐器进行现场演奏,从演员的服饰到演出的形式,都从古代的记载中恢复而来,为的是打造原汁原味的古代礼乐。

近年来,邹城不断加大对于研学旅游品牌的打造。在两孟景区新增了造纸术、碑刻拓印、活字印刷、丝网印刷等系列研学体验项目,联合邹鲁礼乐团策划推出“成人礼”、“乡射礼”、“拜师礼”、“开笔礼”等传统礼仪展演体验项目。常态化儒家传统礼乐文化展演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也为儒家传统的文化礼仪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周伟佳

通讯员张伟光

体验儒家束礼、学习木刻印刷术、拓印碑刻书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陆续走进孟府、孟庙景区,亲身感受原汁原味的儒家文化。邹城市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发源地优势,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创意研发了不同主题的研学游活动。孟子故里的“加冠礼”、“加笄礼”、“乡射礼”等儒家传统礼仪已成为孟庙孟府一道独特的风景。

古代成人礼。本报见习记者孙逢辉摄

今日本报B01—04版本版编辑:李蕊组版:曾彦红校对:李岩松

新闻推荐

北宿镇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近日,邹城经济开发区(北宿镇)认真分析冬季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明确任务分工,狠抓落实,筑牢安全生产保障防线。认真贯彻上级安排部...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敢扶老真榜样2018-11-22 10:02
猜你喜欢:
评论:(发挥儒家文化发源地优势,邹城深耕研学游市场 着汉服穿越千年,再现“加笄礼”)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