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幕
近观
酒泉境内随处可见的烽火台
岁月留痕
雅丹地貌在新疆、甘肃一带很常见。
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以其自然地理奇观的美名而享誉海内外,可与其相媲美的玉门关雅丹魔鬼城却鲜为人知。在敦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了许多奇观异景,位于新疆、甘肃交界处,距玉门关西北8o余公里处,有一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布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见的天然雕塑博物馆。
这就是被称为“魔鬼城”的敦煌雅丹地貌。
“雅丹”释义
据《辞海》解释“雅丹———维吾尔语,原意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据说当年在新疆罗布泊地区发现了大面积的土丘一样隆起的地貌群,当地人谓之“雅尔丹”。“雅尔丹”是维吾尔语,汉译过来意为惊险。由于这种地貌形态怪异奇特,人们陷入其中时就很难辨认出去路,所以有此一说。后来在中外互译的过程中,翻译者习惯上把中间的“尔”字省略,这就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雅丹”了。
“雅丹”这个名词,自本世纪被作为一种地貌形态的专有名词载入各种教科书和地理读物以来,已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尽管绝大多数人并不曾亲眼目睹过它。雅丹在世界上许多的干旱地区都可以找到,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荒漠。据记载,中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罗布泊周围。敦煌雅丹地貌占地面积最大,造型千奇百怪,巧夺天工,研究者和地理爱好者普遍认为这里是最具有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群落。
敦煌雅丹地貌,土质坚硬,呈浅红色。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进入雅丹,遇到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当地人们俗称雅丹为“魔鬼城”。
从外观上看,“魔鬼城”的整体更像是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堡。据酒泉市文化局有关研究者介绍,这座奇特的城堡,是地质变迁自然风雕沙刻的结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敦煌的雅丹地貌面积大,造型奇特。正如有的地质专家所言,“敦煌的雅丹地貌的形成时间之久远,地貌之奇特多样,规模之大,艺术品位之高,堪称世界仅有的大漠地质博物馆。”
2001年5月,敦煌雅丹地貌被国家批准为国家雅丹地貌地质公园。2003年8月20日,在敦煌市举办的“千年阳关寻梦,金秋敦煌”活动期间,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正式揭牌开园。
魔鬼城
其实在西部很多地方,雅丹地貌并不鲜见,尤其在甘肃的河西地区更是举目皆是。记者此前去张掖市临泽县采访的时候,就曾经在距离当年西路军血战倪家营不远的地方,目睹了丹霞地貌的雄浑与神奇。但一位张掖市文化局的友人这样对我说,要领略真正的雅丹地貌,还是去看看敦煌的“魔鬼城”。
据史料记载,敦煌魔鬼城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为沙漠平原区,光照充足,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四季多风,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在地质上位于新生代(距今约6500万年)敦煌——疏勒河断陷盆地的中心部位。雅丹地貌的岩石形成于距今约70万年。颜色呈灰色、灰绿色和土黄色。古老的盆地中心边缘层理交错,局部还保存着很多虫迹化石,显示着古代河流和湖泊的特征。较松软岩层在大自然的漫长风化中,导致了各种雅丹风蚀地貌的形成。
有人这样描述:身处广袤无垠的戈壁之中,强劲的西北风刮走了戈壁表面的细沙,仅留下青灰色的粗沙粒,使其表面呈现出青色的波浪,一座座土黄色的古城堡耸立在青灰色的戈壁之上,衬以蓝天白云,显得分外妖娆。如果登上高大的城堡顶,向下俯瞰,又好似无数岛屿耸立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真是海走山飞、气势如虹。当置身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城”之中,确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天是那么的高,地是那么的阔,人又是那么的渺小,那种神奇的感受真是难以言表……
这就是魔鬼城,或者说这就是“魔鬼城”的魅力。
由于这片地貌群坐落在地势很低的河道中,风沙很大,更令人称奇的是每当夜幕降临风沙大作时,整个河谷里到处听到的都是恐怖的呼啸声。人们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此地被称为“魔鬼城”的原因。
在敦煌魔鬼城内不仅能看到形态各异的雅丹地貌,还可以同时领略到黑戈壁的风采。茫茫大戈壁上,可能大家印象当中所熟悉的是白茫茫的一片。可是这里却有少见的黑戈壁,因为地下有矿物质存在的原因,使得表层有黑色的沙砾,整个戈壁远远看去浑黑一片,衬托上土黄色的雅丹地貌,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地质公园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周围。而敦煌魔鬼城雅丹地貌属于中大型雅丹群,而且风蚀谷狭窄,雅丹造型丰富多彩,高密集型为世界所少见。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西北约180公里处、玉门关西北约100公里处。公园面积398平方公里,主要是由风蚀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景观。
地质公园内集中连片地分布着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风蚀地貌,例如,“蒙古包”、“骆驼”、“石鸟”、“石人”、“石佛”、“石马”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它宛如一座中世纪的古城,世界许多著名的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令世人瞠目。有人这样描述:敦煌的魔鬼城如同一座艺术的宫殿,千奇百怪的地貌形态,让你浮想联翩……
因为千奇百怪,因为神秘恐怖,一些导演把眼光投向了这片神奇的地方。酒泉市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张艺谋的大片《英雄》就曾经在这里拍摄外景。
地质公园整个地貌群呈东西走向。因为地貌群在地势低的河谷地带,所以虽然历经岁月洗礼,依旧保护得很完整。几千年来,暴躁的风和水就这样把原本平坦的大地向下冲刷、侵蚀出一二十米,制造出无数的流沙,日积月累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隆起的雅丹地貌。
“魔鬼城”是地貌学上对风蚀城堡或风城的俗称。它是在近似水平的基岩裸露的地形隆起区,由于岩性软硬不一,垂直节理发育不均,在强劲风力的长期吹蚀作用下,被分割残留的平顶山丘,远看宛如颓废的城堡矗立在地面上。
流沙河的传说
过去,由于戈壁浩渺,道路艰险,很少有人涉足此地,敦煌人也是耳听者多,眼见者寥寥无几,敦煌太阳旅游集团将玉门关及雅丹魔鬼城公路修通后,为这一地理奇观的面世创造了条件。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传说中的“流沙河”在哪里?
据东晋高僧法显在《佛国记》中的描述“从敦煌沙河,行十七日,计可千五百里,至鄯善。”这是我们已知关于流沙河最早的记录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
在《西游记》中,为了穿越“流沙河”,唐玄奘更是九死一生。“四顾茫然,夜则妖魅举火,灿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若时雨……”
“木叉径回东洋海,三藏上马却投西。”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降妖驱魔,有了以后的百折不回。
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在这条流沙河旁边的,便是位于三垄沙附近的敦煌魔鬼城。流沙滚滚,波纹起伏,如一条条急促奔腾的小河,注入了“八百里流沙河”。本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罗布泊地区考察后甚至认为,雅丹的风蚀产物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主要补给来源。
新闻推荐
●1月16日,敦煌市第一家司法鉴定所——甘肃科证司法鉴定所敦煌分所挂牌成立,这是省司法厅在甘肃省唯一批准设立的司法鉴定分所。...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